以社会主义视角看待:美国正在发动新冷战
【导言】2022年9月13日,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美国独立马克思主义杂志《每月评论》、“不要冷战”组织联合发布《以社会主义视角看待:美国正在发动新冷战》报告。此报告基于CC BY-ND 4.0协议许可。
以社会主义视角看待:美国正在发动新冷战
序言
作者:维贾伊·普拉沙德
2022年5月23日在达沃斯(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就乌克兰问题发表了一些触动人心的言论。基辛格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需要促成一项令俄罗斯人满意的和平协议,而不是被“当下的情绪”所迷惑。基辛格说:“在(这)点之后继续进行战争,将不是为了乌克兰的自由,而是一场针对俄罗斯本身的新战争。”西方外交政策机构的大多数评论家都翻了翻白眼,对基辛格的评论不屑一顾。基辛格不是和平主义者,但他指出了升级的巨大危险,不仅是在亚洲建立新的铁幕,而且可能是西方和俄罗斯以及中国之间的公开和致命的战争。这种不可想象的结果,即使对亨利·基辛格来说也是太过分了,他的老板,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经常谈论国际关系的狂人理论;尼克松告诉他的参谋长鲍勃·霍尔德曼,他“把手放在核按钮上”来吓唬胡志明投降。
在2003年美国非法入侵伊拉克的准备阶段,我与美国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交谈,他告诉我,华盛顿的主流理论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口号:以短期痛苦换取长期利益。他解释说,普遍的看法是,国家的精英们愿意为其他国家–也许是为美国的劳动人民容忍短期的痛苦,因为他们可能会因为战争造成的混乱和屠杀而经历经济困难。然而,如果一切顺利,这种代价将带来长期收益,因为美国将能够保持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直寻求的东西,即首要地位。如果一切顺利,是他说话时让我不寒而栗的前提,但同样令我震惊的是他对谁必须面对痛苦和谁将享受收益的无情态度。在华盛顿,有人相当愤世嫉俗地表示,只要大型石油和金融公司能够享受被征服的伊拉克的成果,伊拉克人和美国工人阶级士兵受到负面影响(和死亡)的代价是值得的。这种态度——短期痛苦和长期收益——是美国精英们的决定性幻觉,他们不愿意容忍建立人类尊严和自然长寿的项目。
短期的痛苦,长期的收益定义了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危险升级。美国的姿态引人注目的是,它试图阻止一个似乎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也就是欧亚一体化进程。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和西方银行业发生重大信贷危机后,中国政府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一起,转而建立不依赖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平台。这些平台包括2009年成立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和2013年宣布的“一带一路”(后来的“一带一路”倡议,BRI)。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及其大量的金属和矿产资源,以及中国的工业和技术能力,吸引了许多国家(尽管它们的政治取向不同)与“金砖倡议”建立联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是这种联系的基础。这些国家包括波兰、意大利、保加利亚和葡萄牙,而德国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
欧亚一体化的历史事实威胁着美国和大西洋精英们的首要地位。正是这种威胁推动了美国利用任何手段来“削弱”俄罗斯和中国的危险企图。旧的习惯继续在华盛顿占主导地位,它长期以来一直寻求核优先权来否定缓和理论。美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核能力和核态势,可以让它摧毁地球以维持其霸权。削弱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包括试图通过美国实施的混合战争(如制裁和信息战)的升级来孤立这些国家,并希望肢解这些国家,然后永久地支配它们。
本文中的三篇文章密切而理性地分析了现在在乌克兰表现出来的长期趋势。
《每月评论》的编辑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对美国机构的“升级统治”理论进行了阐述,它一直愿意冒着核冬天——这意味着毁灭——的风险来保持首要地位。尽管俄罗斯和美国拥有的核武器的实际数量不多,但后者已经开发了一个完整的反击力量架构,它认为可以摧毁俄罗斯和中国的核武器,然后将这些国家打成碎片。这种幻想不仅出现在美国政策制定者冗长的文件中,而且偶尔也会出现在大众媒体中,这些媒体都在论证对俄罗斯进行核攻击的重要性。
驻意大利的记者德博拉·维尼西亚分析了美国军国主义的社会世界,研究了美国政治精英的各个派别如何共同支持这种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对抗战略。智囊团和军火生产公司、政客和他们的文人的亲密世界,已经否定了宪法保护的制衡。人们急于冲突,以便美国精英们能够保护他们对全球社会财富的非凡控制(最富有的400名美国公民的净资产总和现在接近3.5万亿美元,而全球精英们,其中许多人来自美国,在非法避税地囤积了近40万亿美元)。
“不要冷战”组织的成员约翰·罗斯(罗思义)写道,美国通过在乌克兰的冲突从质量上升级了对地球的军事攻击。这场战争是危险的,因为它表明美国愿意直接对抗俄罗斯这个大国,并且愿意通过“乌克兰化”中国台湾来升级其与中国的冲突。罗斯认为,能够制约美国的东西是中国的韧性和对捍卫其主权和项目的承诺,以及全球南方对美国强加其外交政策目标的日益恼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认为乌克兰战争是他们的冲突,因为他们正被解决人类更广泛的困境的需要所困扰。非洲联盟领导人穆萨-法基-穆罕默德在2022年5月25日说,非洲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的附带受害者”,这很说明问题。这场冲突不仅在空间上是遥远的,而且在非洲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目标上也是遥远的。
本研究报告由《每月评论》、“不要冷战”和三大洲社会研究所联合制作。我们邀请您阅读它,与朋友分享,并在有机会的时候讨论它。人类珍贵的生命和地球的长寿都处于危险之中。忽视这些事实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希望能与我们的实际问题相处。我们不想被拖入一场由西方精英为维持其优势权力而产生的狭隘欲望所驱动的冲突。我们对生命予以肯定。
是什么在推动美国不断增加国际军事侵略?
作者:约翰·罗斯(罗思义)
引言
导致乌克兰战争的事件代表了美国在国际层面上军事侵略升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20多年,且在质量上有所加快。在乌克兰战争之前,美国只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军事对抗,这些国家的武装力量要弱得多,而且不拥有核武器:1999年轰炸塞尔维亚,2001年入侵阿富汗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及2011年轰炸利比亚。然而,美国威胁要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扩展到乌克兰,这是战争的主要原因,代表着根本不同的东西。美国意识到,将北约组织扩展到乌克兰将直接对抗俄罗斯的国家利益,而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庞大军事力量和巨大核武库的国家。尽管这将跨越俄罗斯的红线,但美国还是准备承担这一风险。
美国(尚未)将自己的士兵投入到乌克兰的战争中,称这将威胁到一场世界大战并有核灾难的风险。但事实上,它正在参与一场针对俄罗斯的代理战争。它不仅坚持让乌克兰有可能加入北约,而且在战争前训练乌克兰军队,现在还提供大量军事武器,并向该国传递卫星和其他情报信息。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达到了约500亿美元。
美国是如何将乌克兰推入战争的
美国及其盟友至少从2014年开始就在为乌克兰的战争做准备,比如派出数百名教官训练乌克兰的军队。这与它在1990年伊拉克海湾战争期间的做法类似,反映了华盛顿似乎在使用一种模式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俄罗斯是在2014年政变开始有目的地引诱乌克兰局势的,那个时候的反俄力量在乌克兰新纳粹分子以及美国的支持下在基辅掌权。当时,乌克兰军队并不是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在1991年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解体后启动的“改革”中受到了很大影响。几十年的忽视和资金不足导致了军事基础设施和装备的衰败,以及官兵士气的低落。正如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维亚切斯拉夫·泰特金所说,“乌克兰军队不想(打),也不能打。”
2014年政变后,国家开支从改善社会福利中转移出来,重新部署到军队建设上。从2015-2019年,乌克兰的军事预算从17亿美元增加到89亿美元,在2019年占该国GDP的6%。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衡量,乌克兰的军事开支是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三倍。大量资金被投入到国家军事硬件的恢复和现代化中,并最终重建军队的作战能力。
在2014-15年针对顿巴斯(乌克兰东部俄语区)的战争中,乌克兰几乎没有空战支持,因为几乎所有作战飞机都需要修理。然而,到2022年2月,空军配备了大约150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规模也急剧扩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泰特金的数据,在2021年底,士兵的报酬增加了3倍。在顿巴斯附近建立强大的防御工事的同时,这种军事力量的加强表明美国有意在该地区发起冲突。
然而,尽管做了这些战争准备,乌克兰军队还是无法与俄罗斯正面较量。力量的天平显然不利于基辅。这对美国来说并不重要,它试图利用乌克兰作为反对俄罗斯的炮灰。据泰特金说,“美国为新的、军事化的乌克兰计划了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征服顿巴斯和入侵克里米亚。第二个选择是挑起俄罗斯的武装干预”。
2021年12月,意识到在美国的影响下它所面临的乌克兰的危险越来越大,俄罗斯向北约寻求一套安全保证以化解危机。特别是,俄罗斯要求北约结束其东扩,包括加入乌克兰。泰特金写道:“西方……无视这些要求”,“他知道入侵顿巴斯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乌克兰军队的大多数战斗准备部队,人数多达15万人,都集中在顿巴斯附近。他们可以在几天内打破当地部队的抵抗,彻底摧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并(造成)数千人死亡。”[1]
乌克兰是美国军事侵略的一次性质升级
因此,从基本的政治事实——美国坚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权利”,以及军事事实——美国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集结,都可以看出美国正在准备在乌克兰进行对抗,尽管这将不可避免地涉及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因此,在评估乌克兰危机时,必须注意到,美国准备将其军事威胁从单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威胁——总是不公正的,但不直接冒着与大国军事冲突或世界大战的风险——升级到针对俄罗斯等非常强大的国家的侵略,这确实有全球军事冲突的风险。因此,分析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断升级的美国军事侵略至关重要。它是暂时的,之后美国将恢复更温和的路线,还是军事升级的增加是美国政策的长期趋势?
当然,这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但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仅举一个关键的例子,在美国对俄罗斯的侵略升级的同时,美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征收关税,开展系统的国际运动,利用中国新疆的谣言来实现自己的外交政策议程;它还试图破坏一个中国政策。
在美国有关中国台湾的行动中:
- 自美中开始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拜登总统首次邀请台湾当局代表参加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
- 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按总统继承顺序排名第三的美国官员,于2022年8月2日窜访了中国台湾台北。
- 美国已经呼吁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的工作。
- 美国加强了对该岛的军事武器和设备的销售。
- 窜访中国台湾台北的美国代表团有所增加。
- 美国增加了其在中国南海的军事部署,并定期派遣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 美国特种作战部队训练了台湾当局的地面部队和台湾当局海军水兵。
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情况一样,美国完全意识到一个中国政策影响到中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而且自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以来的50年间,它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基础。放弃它就越过了中国的红线。因此,非常清楚的是,美国正试图以对抗性的方式破坏一个中国政策,就像它故意决定跨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红线一样。
关于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这些挑衅是暂时的、长期的,甚至是永久的问题,本作者的明确结论是,美国军事升级的趋势将继续下去。然而,鉴于这样一个可能涉及战争的问题是极其严重的,并具有极其重大的实际后果,夸大其词和单纯的宣传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这里的目的是以事实、客观和冷静的方式介绍美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试图进一步升级其军事侵略的原因。此外,我将确定哪些趋势可能有助于抵制美国的这一危险政策,哪些可能会加剧这一政策。
美国在“旧冷战”和“新冷战”期间的经济和军事地位
从最基本的事实来看,推动美国不断升级的军事侵略政策的关键力量是明确的,这种政策现在已经持续了20多年。它们是:第一,美国经济在全球生产中永远失去了压倒性的分量;第二,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开支占优势。这种不对称性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可能试图通过使用军事力量来弥补其相对的经济衰退。这有助于解释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军事攻击,以及它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对抗不断升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美国的这种军事侵略是否会进一步增加,包括与中国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甚至愿意考虑一场世界大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对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状况做出准确的分析。
先说经济,1950年,在第一次冷战接近开始时,美国占世界GDP的27.3%。相比之下,那个时期最大的社会主义经济体——苏联,占世界GDP的9.6%。换句话说,美国经济几乎是苏联经济的三倍。[2]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期(第一次冷战),苏联的GDP从未接近美国,1975年仅相当于美国的44.4%。也就是说,即使在苏联相对经济成就的高峰期,美国经济仍是苏联经济规模的两倍多。在整个“旧冷战”期间,美国在经济上对苏联享有明显的领先优势,至少在常规的产出衡量方面是如此。
谈到目前的情况,美国占全球GDP的比例比1950年要少得多,大约在15%到25%之间,这取决于如何衡量它。中国是美国今天的主要经济对手,已经更接近于与美国经济持平。即使按照市场汇率,即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实际产出的货币波动,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的74%,远远高于苏联曾经达到的水平。此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得多,这意味着它将继续向美国靠拢。
按照安格斯·麦迪逊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衡量标准——购买力平价(PPPs,考虑到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到2021年,美国只占世界经济的16%,也就是说,世界经济的84%在美国之外。按照同样的标准,中国的经济已经比美国的经济大18%。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预测,到2026年,中国的经济将至少比美国的经济大35%。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远远超过了美苏两国曾经取得的任何成就。
考虑到其他因素,无论如何衡量,中国已经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在2019年,最新的数据点,中国占世界制造业生产的28.7%,而美国占16.8%。换句话说,中国的全球制造业生产份额比美国高出70%以上。另一方面,苏联在制造业生产方面从未接近超过美国。
谈到货物贸易,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美国被中国打败,这对他和国家来说甚至有些羞辱。2018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已经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尽管当时中国的货物贸易额只比美国大10%左右。到2021年,中国的货物贸易额超过美国31%。在货物出口方面,美国的情况更加糟糕:2018年,中国的出口比美国高58%,而到2021年,中国的出口则高91%。总之,不仅中国已经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而且美国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发起的贸易战中遭受了明显的失败。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更根本的是中国在储蓄方面的领先地位(家庭、企业和国家),这是实际资本投资的来源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2019年的最新数据,中国的资本储蓄总额的绝对值比美国高56%——相当于6.3万亿美元,而美国为4.03万亿美元。然而,这一数字大大低估了中国的领先优势:一旦考虑到折旧,中国的年度净资本创造比美国高635%——相当于3.9万亿美元,而美国为0.6万亿美元。总之,中国每年都在大大增加其资本存量,而美国,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增加得很少。
这些趋势的净结果是,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压倒性地超过了美国,不仅仅是在1978年以来的整个四十年期间(众所周知),而且持续到最近的时期。按通货膨胀调整价格计算,自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一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了24%,而中国经济增长了177%,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的七倍以上。在相对和平的竞争环境中,中国正在获胜。[3]
美国在生产力、技术和公司规模方面的领先意味着,总体而言,它的经济仍然强于中国,但两国之间的差距比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差距要小得多。此外,无论人们说这两个全球巨头的确切相对经济实力如何,美国显然已经失去了其全球经济主导地位。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全球多极化的时代。
经济衰退时期的美国军队
美国的这些经济挫折导致一些人,特别是西方的少数圈子,认为美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或已经发生。中国的少数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他们忘记了,用V.I.列宁的名言,“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关于政治,用毛主席的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美国正在失去其经济优势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将简单地允许这种经济趋势和平地继续下去:假定情况如此,就会犯将经济置于政治之上的错误。恰恰相反,美国在经济上输给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事实正促使它采取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手段来克服其经济失败的后果。
更确切地说,对所有国家的危险是,美国并没有失去军事上的优势。事实上,美国的军事开支比后面九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只有在核武器这一领域,美国的实力与另一个国家——俄罗斯大致相当,这是因为俄罗斯继承了美苏的核武器。一般国家拥有的核武器的确切数量是国家机密,但是,截至2022年,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一项主要西方估计,俄罗斯拥有5977件核武器,而美国拥有5428件。俄罗斯和美国各自拥有约1600枚现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不过美国的核武器数量远远超过中国)。[4]同时,在常规武器领域,美国的支出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美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地位的这种差异是其侵略政策的基础,并在目前的“新冷战”中与对苏联发动的“旧冷战”中形成了经济和军事地位的区别。在旧冷战中,美国和苏联的军事力量大致相当,但如前所述,美国的经济规模更大。因此,在旧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是试图将问题转移到经济领域。甚至里根在20世纪80年代的军事集结也不是为了对美苏开战,而是为了让苏联参与军备竞赛,破坏苏联的经济。因此,尽管局势紧张,但冷战从未演变成热战。美国目前的情况恰恰相反:它的相对经济地位已经大大削弱,但它的军事力量却很强大。因此,它试图将问题转移到军事领域,这解释了它不断升级的军事侵略,以及为什么这是一个永久的趋势。
这意味着,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美国可能在和平的经济竞争中败下阵来,但它仍然保持着对中国的军事领先。于是,美国就有了使用 “直接”和“间接”军事手段试图阻止中国发展的诱惑。
美国军事力量的直接和间接运用
美国采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手段来展示其军事力量,这些手段远比对中国发动正面战争这种最极端的“直接”可能性更为广泛。其中一些方法已经在使用,而其他方法正在讨论中。前者包括例如:
使其他国家从属于美国军队,并试图向这些国家施压,使其对中国采取更加敌对的经济政策,就像对德国和欧盟的情况那样。
试图克服已经形成的世界多极经济特征,而建立由美国单边主导的联盟。北约、四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情况显然就是如此。
试图迫使那些与中国有良好经济关系的国家削弱这些关系。这一点在澳大利亚尤为明显,现在其他地方也在尝试这样做。
同时,正在讨论的方法包括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盟友发动战争的可能性,以及试图将中国卷入与美国关于中国台湾的“有限”战争。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美国政治评论员贾南·加内什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举了一个美国综合运用直接和间接军事压力的例子,他解释说“美国将是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赢家’”。加内什写道,在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的三天内,德国加快了该国头两个液化天然气(LNG)码头的建设。到2026年,美国将可能成为德国的第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因为它在地理和政治上都更接近,从而消除德国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加内什还认为,德国承诺增加国防预算也将使美国受益,因为德国将反过来“分担更多目前由美国承担的北约财政和后勤负担”。最后,他指出,这可能是美国的一个巨大进步:
一个与美国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对美国的消耗更少的欧洲:没有哪个基辛格能想出克里姆林宫准备通过意外实现的计划。乌克兰战争不仅没有结束美国转向亚洲的趋势,反而可能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事件。
至于世界的那一部分,如果中国的目标是至少在环太平洋地区驱除美国的影响,那么过去的六周是对这项任务规模的一次教育。日本在支持基辅,也就是支持华盛顿方面做得非常好。[5]
简而言之,美国利用其军事压力来增加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从属地位。虽然可以设想出许多其他的变体,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美国利用其军事力量试图弥补其被削弱的经济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很明显,美国已经开始实施这种直接和间接利用其军事力量的基本政策。
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比美国更迅速,其军事力量很可能最终与美国平起平坐。然而,即使中国决定开始实施这样的政策,也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建立与美国相当的核武库。考虑到这种先进的空军和海军部队以及其他许多方面所需的巨大技术发展和人员培训,建立与美国相当的常规军备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美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拥有比中国更强大的武装力量,这为美国试图使用军事手段来弥补其不断下降的经济地位创造了永久的诱惑力。
乌克兰战争的意义
从导致乌克兰战争的事件中可以得出两个基本教训。
首先,它证实了向美国寻求同情是毫无意义的。1991年苏联解体后,十七年来俄罗斯一直奉行试图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政策。在鲍里斯·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屈辱地屈从于美国。在普京担任总统的初期,俄罗斯在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和美国入侵阿富汗的过程中向美国提供直接援助。美国的回应是违反了它所作的每一个承诺,即北约不会向俄罗斯“一寸”推进,同时积极增加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
第二,这种动态表明,乌克兰战争的结果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在核武器方面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国家,而中俄之间的良好关系是美国不对中国采取任何直接攻击政策的主要威慑。美国在乌克兰的目的正是试图使俄罗斯的政策发生根本变化,在莫斯科建立一个不再捍卫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政府——一个敌视中国并服从于美国的政府。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中国不仅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大大增加的军事威胁,而且其与俄罗斯漫长的北方边界将成为一个战略威胁;中国将被从北方包围。换句话说,俄罗斯和中国的国家利益都将受到损害。用欧亚经济联盟执行机构中的俄罗斯委员谢尔盖·格拉济耶夫的话说:“在未能通过贸易战正面削弱中国之后,美国人将主要打击转移到俄罗斯,他们认为俄罗斯是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的薄弱环节。盎格鲁-撒克逊人正试图实施他们永恒的恐俄思想,以摧毁我们的国家,同时削弱中国,因为俄罗斯联邦和中国的战略联盟对美国来说太艰难了。”[6]
美国的军事行动及其面临的制约因素
由于美国受到其不断下降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力量的双重推动,美国的侵略范围在“内部”(国内)没有限制。历史清楚地表明,美国已经准备好进行最极端暴力的军事侵略,甚至不惜摧毁整个国家。许多例子中的一个,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几乎摧毁了朝鲜的所有城镇,包括估计85%的建筑。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印度支那的轰炸规模更大,既使用爆炸装置,也使用化学武器,如臭名昭著的橙剂,它产生了可怕的后遗症。从1964年到1973年8月15日,美国空军在印度支那投放了600多万吨炸弹和其他军械,而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在东南亚又消耗了150万吨。正如米歇尔·克洛德费尔特在《空中力量的极限》中指出的那样:
这一吨位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消耗量。美国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消耗了215万吨弹药,其中欧洲战场为161.3万吨,太平洋战场为53.7万吨,朝鲜战争为45.4万吨。[7]
爱德华·米格尔和杰拉德·罗兰德在他们关于轰炸越南的长期影响的研究中也扩展了这一点,他们指出:
因此,越南战争的轰炸量(按重量计算)至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太平洋战场轰炸量的三倍,大约是朝鲜战争总吨位的十五倍。考虑到战前越南人口约为3200万,美国的轰炸在冲突期间转化为人均数百公斤的爆炸物。作为另一种比较,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的威力大约是15000和20000吨TNT……美国在印度支那的轰炸相当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影响的100倍。[8]
在入侵伊拉克时,美国准备(也确实)对该国进行破坏,使用了诸如贫化铀等可怕的武器,这些武器在美国袭击多年后仍在产生可怕的出生缺陷。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轰炸中,美国将一个曾经是非洲人均收入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的发达的福利国家,变成了一个存在部落冲突和公开贩卖奴隶的社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简而言之,证据显示,没有什么犯罪或暴行是美国不准备降级的。如果美国认为它可以通过发动原子弹战争来消除来自中国的经济挑战,没有证据表明它不会这样做。此外,虽然美国肯定有反战运动,但它们远没有强大到足以阻止美国在决定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这样做。美国没有足够的内部约束可以阻止它对中国发动战争。
但是,如果美国的侵略没有基本的内部约束,当然也有很大的外部约束。首先是其他国家拥有的核武器。这就是为什么1964年中国第一颗核弹的爆炸被正确地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国家成就。中国拥有核武器是对美国核攻击的一种基本威慑。然而,与对手不同的是,中国实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显示了中国的克制和防御性军事态势。
一场涉及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全面核战争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军事大灾难。在这样一场战争中,至少会有数亿人死亡。在美国的军事侵略达到这一步之前,防止其升级将是无限可取的,但这样做的机会有多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策的总体趋势显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模式。当美国感到自己处于强势地位时,它的政策是侵略性的;当它感到被削弱时,它就会变得更加和解。这在越南战争之前、期间和之后表现得最为突出,但在其他时期也是如此。
二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是——而且已经是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准备对韩国发动战争。即使在美国未能赢得朝鲜战争之后,它仍然感到有足够的信心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剥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阻止直接外交关系,等等。然而,由于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遭受了严重的失败,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试图击败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他们从中国和苏联获得的大规模军事支持。由于在越南的失败,美国的全球地位被削弱(甚至在1975年战争正式结束之前就开始了),这导致它采取了更加和解的政策,其象征是尼克松1972年对北京的访问,随后与中国建立了全面的外交关系。1972年后不久,美国开启了与苏联的缓和政策。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重整旗鼓并从越南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后,在当时的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领导下,又恢复了对苏联的侵略性政策。
围绕着2007/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在强势时进行侵略或在弱势时采取更多的和解态度的这种模式。这场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因此,美国开始强调国际合作。虽然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三分之二的人口的G20集团成立于1999年,但它只是在2007/8年经济危机后才开始举行年度会议。2009年,G20集团承诺自己将成为国际经济和金融合作的主要力量,而美国则发挥了主要作用。特别是,由于感到自己被削弱了,美国在这些领域对中国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态度。
随着美国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它对中国的姿态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最终导致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也就是说,只要美国觉得自己更强大,就会变得咄咄逼人。
今天的现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时期的比较
谈到历史比较,我们可以将目前的情况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时期并列。通往那场战争的直接道路始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加强以及由此导致的1931年对中国东北的入侵,接着是希特勒于1933年在德国上台。然而,尽管发生了这些不祥的事件,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第一次胜利,由于盟国在1931年至1939年期间的一系列失败和投降,以及未能对抗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德国纳粹,而升级为世界大战。
(当时)中国的执政党,国民党,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集中精力击退日本,而是集中精力打击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美国未能进行干预以阻止日本,直到1941年它自己在珍珠港遭到攻击。在欧洲,英国和法国未能阻止纳粹德国的再军事化,即使根据《凡尔赛条约》它们有权这样做。此外,它们没有支持西班牙合法政府在1936年反对由希特勒支持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的法西斯政变和内战。然后,他们直接向希特勒在1938年臭名昭著的《慕尼黑条约》下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肢解屈服了。
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1931年类似的模式,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开始。尽管支持侵略性的世界大战在美国肯定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这种支持确实存在于美国外交政策/军事机构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边缘分子。如果美国在政治上遭受失败,它将不会直接与中国或俄罗斯进行正面战争。尽管如此,中期的危险还是存在的,就像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的情况一样,如果美国在更有限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它很可能会被鼓励走向一场重大的全球军事冲突。决定性的斗争必须是防止这种全球冲突的发生。这意味着最重要的是,美国不能在眼前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比如它在乌克兰挑起的战争,它在台湾问题上破坏一个中国政策的企图,以及它对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战争。
反对美国军事侵略的主要力量
有两股强大的力量反对美国的军事侵略。第一股,也是最强大的一股力量是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对提高其人民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而且最终使中国的军事力量能够与美国的军事力量相提并论。这很可能是对美国军事侵略的最终威慑。第二股强大的力量是大量国家反对美国的侵略——包括全球南方的许多国家,这些国家占世界人民的大多数——不仅仅是从道德的角度,而且是从直接的自身利益出发。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来克服其经济失败的后果,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它采取损害其他许多国家利益的行动。
这些行动的影响的众多例子之一是,美国在乌克兰挑起的战争帮助造成了世界粮食价格的大规模上涨,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和化肥的国际供应商。同时,禁止中国通信公司华为参与5G通信开发,意味着同意美国禁令的每个国家的居民都要为他们的通信支付更多费用。美国施加压力,迫使德国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而不是俄罗斯天然气,提高了德国的能源价格。在拉丁美洲,美国试图阻止各国推行民族独立的政策。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关税,提高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实际上,其他国家的民众被迫为美国的侵略性军国主义提供资金,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这种政策及其结果的反对。
这两股相辅相成的力量——中国自身的发展和美国政策违背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构成了美国侵略的主要障碍。因此,将中国的发展与反对美国对其进行攻击的国际力量结合起来,是全球大多数人最关键的任务。虽然我们这些身处国外的人无法完全掌握中国领导人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但我们可以说,他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不仅要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球,还要兑现他们革命的承诺,证明农民和工人的巨大牺牲是合理的——正是这些牺牲使中国目前在世界的地位成为可能。
美国面临的选择
美国在失去经济优势的同时,已经开始转向升级的军事侵略。在乌克兰,美国正在直接和有力地挑战俄罗斯,一个拥有强大原子武器的国家,从而提高了核战争的潜在风险。同时,它正在对其盟友,如德国,施加最大的压力,使其屈从于美国的政策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然而,美国仍然对全面使用军事力量犹豫不决,显然是在权衡军事侵略升级的收益和风险。尽管美国通过威胁将北约组织扩展到乌克兰,从而使其获得更加致命的武器装备和情报,挑起了乌克兰战争,但它还不敢直接将其军事力量投入这场战争,这表明在美国国家机器的最高层仍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在发挥作用。
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这也使得乌克兰战争的结果对整个世界至关重要。由于中俄友好关系对美国的战争威胁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障碍,美国政策的核心战略目标是分离俄罗斯和中国。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那么美国将有更大的能力单独攻击它们,包括通过使用其军事力量。
结论
美国将增加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特别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只有在它遭受失败时才会犹豫。自然,美国必须利用每一个发展和解方式的机会,但必须清楚,美国在这种时期的政策,当它遭受失败时,会试图重新组织力量,发起新的侵略性政策。
打败美国的侵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国内在经济、军事和其他所有领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其他遭受美国侵略的国家的利益。在中国自身的国内发展之后,阻挡美国侵略的最重要力量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和因美国政策而处境恶化的国家的反对。美国以军事为基础的侵略,包括直接和间接侵略,会在多大程度上加剧,取决于美国在个别斗争中被打败的程度。它越是成功,就会变得越有侵略性;它越是被削弱,就会变得越有和解性。
因此,在短期内,乌克兰战争的结果将对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现实至关重要。虽然用水晶球无法看到美国侵略性外交政策的细节,但美国侵略性的整体升级显然是由其经济削弱和军事力量的结合而来,除非它遭受重大失败。
谁在把美国引向战争?
作者:德博拉·维尼西亚尔
在乌克兰危机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和北约一直试图升级与俄罗斯的代理战争,同时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围攻和挑衅。[9]这种战争意图在2022年5月15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会见新闻界”节目中得到了展示,该节目模拟了美国对中国的战争。[10]该智库由美国和盟国政府资助,包括所谓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乔治·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以及一系列美国军事和技术公司,如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波音公司、Facebook、谷歌和微软。[11]
这种模拟与国会和五角大楼发出的其他令人震惊的战争信号是一致的。4月5日,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在国会提出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构成核威胁的理由,声称中国很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核胁迫。[12]此后不久,4月14日,美国两党议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台湾。5月5日,韩国宣布加入北约组织下的网络防御组织。6月,在其年度峰会上,北约将俄罗斯列为其 “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威胁”,并特别指出中国是 “对我们利益的挑战”。此外,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参加了峰会,这表明未来可能会成立一个亚洲分部。最后,8月2日,作为对北京的公然挑衅,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拜登政府中排名第三的官员,在美国空军的护送下访问了台湾。[13]
面对拜登政府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人们不禁要问:在美国的统治精英中,谁在鼓吹战争?是否有机制来遏制国内的这种好战行为?
本文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在拜登政府中,过去相互竞争的两个精英外交政策团体——自由派鹰派和新保守派——进行了战略合并,形成了自1948年以来该国精英梯队中最重要的外交政策共识,使美国的战争政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美国的大资产阶级出于对其长期利益的考虑,达成了中国是战略对手的共识,并为这一外交政策建立了坚实的支持。第三,由于美国宪法的设计,极右势力的扩张,以及选举的纯粹货币化,所谓的民主制衡机构完全没有能力约束这种好战政策的蔓延。
好战的外交政策精英的合并
美国自由主义干预主义的早期代表包括哈里·杜鲁门、约翰·肯尼迪和林登·B·约翰逊等民主党总统,他们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伍德罗·威尔逊的观念,即美国应该站在世界舞台上为民主而战。对越南的入侵就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的。
美国在越南战败后,民主党暂时减少了将干预作为其外交政策一部分的呼吁。然而,民主党参议员亨利·杰克逊(当时也被称为“来自波音的参议员”),一位自由主义的鹰派人士,与其他反共人士和坚定的干预主义者一起,帮助激发了新保守主义运动。新保守主义者,包括杰克逊的一些支持者和前工作人员,在1970年代末支持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因为他致力于对抗所谓的苏联扩张主义。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单边主义的兴起,新保守主义者在他们的思想领袖保罗·沃尔福威茨的带领下进入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他曾是亨利·杰克逊的前助手。1992年,就在苏联解体后的几个月,时任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提出了他的《国防政策指南》,明确主张美国要保持一个永久的单极地位。他解释说,这将通过将美国的军事力量扩展到前苏联的势力范围和所有周边地区来实现,目的是防止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重新崛起。以美国为首的单极战略,通过军事力量的投射来实施,指导了乔治·H·W·布什和他的儿子乔治·W·布什,以及比尔·克林顿和巴拉克·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美国能够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联的软弱。随后,美国和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军事肢解。9.11之后,小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完全由新保守主义者主导,包括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虽然自由派鹰派和新保守派都热衷于主张对外军事干预,但从历史上看,他们之间有两个重要区别。首先,自由派鹰派倾向于认为美国应该影响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来进行军事干预,而新保守派则倾向于忽视多边机构。第二,自由派鹰派寻求与西方盟友一起领导军事干预行动,而新保守派则更愿意开展单边军事行动,公然违反国际法。正如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所说,新保守主义者乐于接受美帝国的称号,并作为世界霸权国家单方面决定攻击任何国家。[14]
虽然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政策和宣传机构,但如果认为他们对外交政策战略有不同的做法,那就是一种误解。诚然,像传统基金会这样的智囊团是新保守主义的大本营,倾向于共和党的政策,而像布鲁金斯学会和后来成立的新美国安全中心这样的智囊团则是更亲民主的自由派鹰派的家园。然而,两党的成员都曾在这些组织中工作过,分歧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政策建议上,而不是党派关系。实际上,在白宫和国会背后,一个由非营利基金会、大学、智囊团、研究团体和其他机构组成的两党政策规划网络,共同将企业和资本家的议程塑造成政策建议和报告。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自由主义的所谓进步的一面会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国际援助,并限制军费开支。然而,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新自由主义时期,其特点是国家服从市场力量,在医疗、食品援助和教育等领域紧缩社会开支,同时鼓励无限的军事开支,严重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遵循新自由主义的原则,拜登2022年的年度预算就是一个例子,其中包括4%的军费开支,以及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美国政府提供的5万亿美元中的1.7万亿美元。[15]新自由主义在全球南方产生了特别大的破坏性影响,它将发展中国家拖入债务陷阱,迫使它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无休止地支付债务。
在外交政策领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智囊团是对外关系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一系列统治阶级来源资助。该委员会的创始人级企业成员包括能源(雪佛龙、埃克森美孚、赫斯、特鲁里亚)、金融(美国银行、贝莱德、花旗、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穆迪、纳斯达克)、技术(埃森哲、苹果、AT&T、思科)和互联网(谷歌、美达)等领域的领导人。对外关系委员会目前的董事会成员包括老布什的中东问题主要顾问理查德-哈斯,以及奥巴马的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德国《明镜》杂志将对外关系委员会描述为“美国和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私人机构”和“资本主义的政治局”[16],而《华盛顿邮报》前高级编辑和监察员理查德·哈伍德则称该委员会及其成员是“我们在美国最接近于统治机构的东西”。2022年1月,在佩洛西于同年8月窜访中国台湾之前,它建议“加强美日协调应对台湾问题”。
无论这些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选举中支持哪个政党的候选人,这个长期存在的两党合作网络在华盛顿保持了一致的外交政策。这个网络宣扬美国至上主义的世界观,否认其他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这种意识形态可以追溯到1823年的门罗主义,宣布美国对整个西半球的统治。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精英已经将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从美洲扩展到了整个世界。对于这批外交政策制定者来说,跨党协同和换党是很常见的,他们与控制美国外交政策的政治权力精英中的统治资本主义阶级及其代理人以及深层国家(情报部门与军方一起)紧密相连。
在世纪之交,聚集在共和党内的新保守主义者对俄罗斯的解体和无核化比对中国更关心。然而,在2008年前后,美国政治精英中的各种力量开始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将继续强劲崛起,其未来的领导人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影响;不会有相当于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的中国领导人。从这一时期开始,新保守主义者开始对中国采取完全对抗的态度,追求遏制。与此同时,一些亲民主的自由派鹰派人士成立了新美国安全中心,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领导了“亚洲支点”的制定和实施,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转变得到了当时仍属于共和党阵营的新保守派的赞赏。克林顿被政治评论家、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马克斯·布特誉为“强有力的声音”,他在2003年写道:“鉴于‘帝国主义’所带来的历史包袱,美国政府没有必要接受这个词。”[17]今天,将北约扩展到乌克兰并对抗俄罗斯仍然是新保守主义者和自由派鹰派的优先事项。这两类人都不同意现实主义者提出的与俄罗斯缓和关系以加强与中国的对抗。
然而,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在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共识中短暂地产生了动荡。正如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白宫里的特朗普:悲剧与闹剧》中写道,这位前总统上台的部分原因是动员了一场以中下层白人为基础的新法西斯主义运动。[18]其中包括航运巨头Uline的老板迪克·乌伊林、建筑材料零售商家得宝(Home Depot)的创始人伯尼·马库斯;极右翼媒体布莱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News Network)的投资者罗伯特·默瑟;以及银行业大亨安德鲁·梅隆的孙子蒂莫西·梅隆。特朗普缩减参与全球事务的倾向——如从叙利亚撤军和启动从阿富汗撤军以及与朝鲜的外交接触——有利于中下层资产阶级的短期利益,并赢得了包括亨利·基辛格在内的外交政策现实主义者的支持,但这让新保守主义者感到不安。一批精英新保守主义者在反对特朗普的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约有300名曾支持布什政府的官员在2020年的选举中支持民主党。这其中包括上述的布特,他已经成为外交政策的思想领袖,对拜登政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在拜登的领导下,对外关系委员会共识得以恢复,新保守派和自由派鹰派在国家的战略方向上已经完全一致。他们对中国崛起的共同认识促进了这两个群体之间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团结。这种团结的基础是国际事务理论,该理论规定美国应积极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尽一切努力促进“自由和民主”,打击那些挑战西方经济和军事主导地位的国家,清除不受欢迎的政府,并通过一切手段确保全球霸权——俄罗斯和中国是其主要目标。2021年5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他曾在奥巴马时期担任副国务卿)宣布,美国将捍卫一个模糊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个词指的是美国主导的国际和安全组织,而不是更广泛的基于联合国的机构。布林肯的立场表明,在拜登政府的领导下,自由派鹰派已经正式放弃了追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多边组织的借口,除非它们向美国的指令低头。
2019年,著名的新保守主义者罗伯特·卡根与安东尼·布林肯合写了一篇文章,敦促美国放弃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他们呼吁遏制(即围困和削弱)俄罗斯和中国,并提出对美国的对手采取“预防性外交和威慑”政策,即在认为有必要的地方部署军队和坦克。[19]无独有偶,卡根的妻子维多利亚·努兰德曾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努兰德在组织和支持2014年乌克兰的颜色革命/政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吹嘘美国为“促进该国民主”花费了数十亿美元。[20]她目前在拜登政府中担任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这是国务院中继布林肯部长和温迪·谢尔曼副部长之后的第三高职位。她也是她的导师,自由派鹰派领导人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精神继承人。
北约的智囊团——大西洋理事会将卡根和布林肯所主张的鹰派方向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它主张核边缘政策。今年2月,大西洋理事会斯诺克洛夫特战略与安全中心副主任马修·克罗尼格主张考虑美国先发制人地使用“战术”核武器。[21]
从这个战争贩子的小圈子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两个精英外交集团的深度融合,这两个集团都是乌克兰危机的真正推动者。这场危机的演变揭示了这个好战集团所采取的以下一系列策略:
- 加强美国对北约的领导,利用军事联盟(而不是联合国)作为外国干预的主要机制。
- 拒绝承认所谓的对手对敏感地区的主权和安全要求,从而挑起战争。
- 计划使用战术核武器,在所谓对手的领土上或周围进行“有限的核战争”。
- 实施混合战争,通过单边胁迫措施,将经济制裁与金融、信息、宣传和文化措施以及颜色革命、网络战、法律战和其他战术结合起来,以削弱和颠覆敌方。
如果在乌克兰取得了预期的结果,同样的战略无疑将在西太平洋地区得到复制。
战略调整并不意味着政策精英们在其他他们认为不太重要的问题上没有分歧,比如气候变化。然而,即使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也要求欧洲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拜登的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对此举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不置可否,部分原因是美国希望用自己的天然气取代俄罗斯在欧洲的销售。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进步力量发起了几场国际运动,表达他们对美国正在推行的侵略性全球战略的担忧,经常使用“新冷战”一词。然而,所提出的叙述有时低估了当前美国外交政策某些方面的堕落性。与苏联的“旧冷战”遵循某些规则和底线:美国使用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施加压力,寻求颠覆苏联国家,双方承认彼此的利益范围和安全需求。然而,美国并没有试图改变核对手的国界。今天的情况并非如此,从《华尔街日报》公开宣称美国应展示其赢得核战争的能力可以看出,这一立场的基础是外交政策精英们声称乌克兰和台湾必须受到保护,因为它们都是西方军事包围圈内的战略要地。[22]甚至冷战时期的领导人基辛格也对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表示担忧和反对,认为正确的战略是分化中国和俄罗斯,并警告说,如果美国直接对这两个有核国家同时进行战争,将会产生危险的后果。
美国资产阶级为对华战争做准备
华盛顿试图通过贸易和技术战争使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这一过程由特朗普政府发起,在拜登的领导下继续进行。然而,这一政策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一方面,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形成,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严重依赖从中国的进口,拜登面临国内的反对,要求缩减贸易战关税,以缓解美国的巨大通胀压力。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没有主动提出经济脱钩,但贸易战和技术战的压力促进了中国国内“内部大循环”的发展(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消费)。自大流行以来,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出现了表面上的阶段性增长。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与中国关系的基本逻辑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资产阶级一直在加紧与中国结盟,支持华盛顿的好战战略。这种情况源于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因素。其一,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GDP数字掩盖了全球南方工厂的劳动力所做的贡献。例如,苹果公司在美国的高利润销售出现在美国的GDP数字中,但其高回报的实际来源是深圳、重庆和富士康工厂所在的中国其他城市的大量高效、低成本的先进生产性劳动力创造的剩余。[23]中国已经从拥有低薪非技术工人的大型工厂时代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并发展出了极其成熟的工业、物流和社会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28.7%。[24]将整个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或墨西哥将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不能仅仅基于较低的工资。
美国经济中很少有部门严重依赖中国本地市场的销售,美国的芯片制造商是个例外。波音、卡特彼勒、通用汽车、星巴克、耐克、福特和苹果(占17%)等大公司从中国获得的收入不到25%。[25]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的总收入为14万亿美元,其中不超过5%与中国境内的销售有关。[26]美国的首席执行官们不太可能反对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方向,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路径来增加他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内部市场的长期准入。在迪士尼2022年5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表示,即使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也对公司的成功充满信心。[27]这种对中国的态度在美国各主要行业都很明显:
科技/互联网。美国十大富豪中有九人从事科技/互联网行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潮流,只有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部分例外,他的第一桶金也来自互联网行业。与过去几十年的美国富豪榜相比,那些来自制造业、银行业和石油业等传统行业的富豪已经被崛起的科技精英所超越,由于他们在打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困难,他们的态度充满了反华色彩。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而苹果和微软等公司则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技术和电信公司华为在中国境内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苹果,只是由于美国的制裁,禁止向华为出售半导体芯片——智能手机的关键部件,苹果才重新夺回头筹。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拥抱本土的Linux和Office生产力系统,以取代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软件。传统的IT公司,如IBM、甲骨文和EMC(统称为IOE)在中国市场长期被阿里巴巴推动的去IOE化浪潮所边缘化,该浪潮旨在用本土和开源的解决方案取代IBM服务器、甲骨文数据库和EMC存储设备。美国科技巨头渴望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从而打开进入中国巨大市场的大门,而这一领域的主要行为者正在积极努力推进华盛顿的敌对外交政策。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兼执行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在2016年领导成立了美国政府的国防创新部门,并在2018年领导成立了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他对“中国威胁论”的狂热宣传反映了美国科技界的主流观点,这也影响了公共话语。推特和脸书与美国和西方政府合作,越来越多地审查对其外交政策的批评,并影响围绕关键问题的讨论——如大流行病、中国香港和中国新疆——以打击据称由中国和其他所谓对手发起的虚假信息活动为名。
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仍然依赖中国的生产能力。在新自由主义时期,美国制造业的持续投资和技术创新实际上被放弃了,而且,尽管奥巴马和特朗普呼吁将制造业近岸化带回北美,但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然而,近年来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投资已经减少,只有特斯拉在上海的大型工厂是个明显的例外。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注意到,埃隆·马斯克通过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赢得了许多美国政府和军事采购合同,其Starlink卫星系统在2021年两次与中国空间站“亲密接触”,受到了中国的批评。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告说,美国可能寻求将星链系统军事化。战争期间在乌克兰部署星链的服务就是这种动态的证据。马斯克对推特的潜在收购不太可能改变该公司与美国和西方政府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取向。
金融。美国金融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期望中国的资本市场向他们进一步开放,他们的最终希望是中国的政权更迭,将中国引向彻底的新自由主义道路。出生于匈牙利、颇具影响力的美国金融大亨和慈善家乔治·索罗斯的反华态度是众所周知的。2022年1月,索罗斯在推特上说:“中国……是当今开放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28]这些评论是在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在2021年11月宣布这家跨国银行将比中国共产党活得更长(尽管他后来为这个评论道歉,说他是在开玩笑)。迪蒙还暗示,如果中国试图统一台湾,将遭受沉重的军事打击,对这一威胁他没有道歉。[29]这种敌对的态度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没有朝着华尔街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的回应,中国政府加强资本控制,并将一系列中国股票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除名就是证明。在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2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该公司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表示,中国仍然“值得 ”投资。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芒格也接受了他的采访者的前提,他将中国政府描述为一个“侵犯人权”的“独裁政权”。对芒格来说,中国只值得承担额外的风险,因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投资于更好的企业。
零售和消费行业。美国的零售和消费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中国竞争对手的挤压。2021年3月,耐克和其他公司以强迫劳动的虚假理由抵制新疆棉花。此后不久,耐克公司发布了一则广告,被批评为宣扬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成见,导致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流失,而中国品牌安踏已经开始包抄了。
此外,两国的文化和娱乐产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2021年,国产电影占中国票房的85%。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曾经在中国电影观众中很受欢迎,但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一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在中国的票房为零。最近的漫威作品《疯狂的多元宇宙中的奇异博士》又出现了反华场景,包括提及极右翼反政府报纸。该片尚未在中国上映。这些案例反映了美国公司在商业利益——进入中国消费市场和政治意识形态——反对中国政治制度之间的权衡。
美国军工综合体与战争的驱动力
美国军工综合体在激发战略经济、技术、政治和军事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帝国主义利益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2021年,世界上最大的六家军事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技术公司、BAE系统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对美国政府的销售额合计超过1280亿美元。[30]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甲骨文、IBM和Palantir(由极端分子彼得·泰尔创立)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与美国军方形成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签署了数千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合同。[31]科技行业在庞大的美国情报帝国中扮演着收集数据的战略角色,是美国软实力媒体和社交媒体霸权的中心,确保了对全球南方大多数国家的数字统治。因此,这个部门已经免于有意义的监管或去垄断化的威胁。
美国对军事优势的追求导致了在武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硅芯片)、先进通信(包括卫星网络战)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疯狂支出。美国政府在2023年的预算中正式要求为军队拨款8130亿美元(这还没有考虑到在整个预算的其他部分中变相增加的军事开支),五角大楼声称在未来十年中至少需要7万亿美元的拨款。[32]
在过去四十年里,新自由主义下的国家私有化导致了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旋转门的发展。国家已经成为包括国会议员、参议员、政策和安全顾问、内阁成员、上校、将军和两党总统在内的高级政府官员的工具,通过利用他们与私人利益集团的政治内幕地位,成为千万富翁。[33]在政府官僚机构内,“国家安全”这个词为个人和公司的贪婪以及激进的军事扩张打开了更大的水口。在这种普遍存在的第一世界合法化的腐败形式下,企业往往在官员离开公职后向他们提供报酬。这些合法的贿赂实质上是对在职时提供的服务的欠款支付。例如,离任后,前公职人员经常被雇用为有偿雇员、董事会成员或顾问,而他们以前作为公职人员时曾代表这些公司进行宣传,为其提供有利的投票,或向其授予政府合同。[34]这种普遍存在的动态的一些突出例子包括如下:
- 比尔·克林顿声称,他在2001年离开白宫时负债1600万美元,但到2021年,他的身价估计达到了8000万美元。[35]
- 在奥巴马总统领导美国国务院期间,与希拉里·克林顿会面或安排电话交谈的154名私人利益集团人员中,至少有85人向克林顿基金会捐赠了总计1.56亿美元,而这些人却没有受到惩罚,令人震惊。[36]
- 詹姆斯·“疯狗”马蒂斯,一位退役的四星上将,特朗普时期的前国防部长,以及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前董事会成员,在2018年,即他从军队“退休”五年后,净资产为700万美元。这笔钱是通过从众多军事承包商那里获得的巨额付款获得的,包括60万至125万美元的主要国防承包商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和期权。[37]
- 拜登总统手下的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曾在联合技术公司和雷神技术公司等几家军事工业公司的董事会任职。奥斯汀在作为四星上将“退休”后获得了其700万美元净资产的大部分。[38]
2009年至2011年间,超过70%的美国高级将领在退休后为军事承包商工作。[39]仅在2016年,就有近100名美国军官经历了政府和私营军事承包商之间的旋转门,包括25名将军、9名上将、43名中将和23名副上将。[40]
在特朗普政府期间,许多奥巴马时期的官员转到私营部门,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提供咨询和建议,只是在拜登的领导下回到白宫。拜登政府任命了超过15名来自企业咨询公司WestExec Advisors的高级官员,这是一个由前奥巴马政府官员组成的团队于2017年成立的公司,声称为客户提供“无与伦比的地缘政治风险分析”(包括“在战略竞争时代管理与中国有关的风险”),这是这种旋转门的一个惊人的表现。[41]该公司促进了大科技公司和美国军方之间的合作,其客户包括波音公司、Palantir、谷歌、Facebook、Uber、AT&T、无人机监控公司Shield AI以及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Windward。在拜登政府工作的WestExec校友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家情报局局长艾薇儿·海因斯、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大卫·科恩、负责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伊利·拉特纳和前白宫新闻秘书詹·普萨基。[42]
上图注释[43]
国内抵制美国军国主义的力量减弱
1973年,美国废除了征兵制度,即所谓的征兵,此后,美国军队巧妙地、误导性地将自己称为全志愿军。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国内对美国海外战争的反对,特别是来自有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他们对美国的越南侵略战争持反对意见。虽然这项措施以挑选更专业、更敬业的士兵为名,但实际上,资产阶级试图利用较贫穷的工人家庭的经济弱点,他们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有保障的收入来招募他们服役。战争中的技术进步使美国能够在降低美国士兵死亡率的同时,提高其杀害被入侵国家的平民和敌方战斗人员的能力。例如,在2001年至2021年的2.2万亿美元的阿富汗战争中,被杀的24.1万人(包括7.1万多名平民)中只有2442,即1%是美国军人。[44]美国死亡人数的减少削弱了国内对美国战争运动的情感联系,而私人军事承包商的崛起又进一步削弱了这种联系。据估计,到2010年代中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国武装力量中,有近一半是由私营军事承包商雇用的。[45]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私营军事承包商ACADEMI(最初由埃里克·普林斯创立的黑水公司)被世界上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阿波罗收购,估计价格为10亿美元。[46]今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美国军队描述为一支全雇佣兵的军队。
尽管美国已经入侵或参与了一百多个国家的军事行动,但它从未被外国政府入侵或经历过大规模的平民伤亡,这一事实使美国在战争贩子中更加胆大妄为。美国例外主义的心理是由以下事实形成的:这一代政治精英大多是在冷战结束后成长起来的,这个时期被定义为所谓的“历史的终结”,他们的国家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在中国崛起之前,美国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没有经历过严重的挑战者。因此,这个精英阶层的世界观特别缺乏历史感,被宏伟的幻想所攫取,因而感到不受约束——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组合。
由将军、政客、科技公司和私人军事承包商组成的军事工业综合体正在追求美国军事能力的大规模扩张。今天,华盛顿几乎所有人都把中国以及俄罗斯作为他们进行这种集结的借口。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和其他地方犯下或支持战争罪行。
在美国,很少有有影响力的个人资本家愿意公开反对妖魔化中国的大合唱,而那些愿意这样做的人都会受到惩罚或被排斥。在《纽约时报》或《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文章中,人们很少看到公开的不同意见或要求克制的呼吁。在2020年总统竞选期间,迈克尔·布隆伯格在表示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并拒绝给中国领导人贴上独裁者的标签后,被猛烈批评为对中国“软弱”。布隆伯格似乎已经成功地受到了约束;在拜登政府时期,他加入了战争的歇斯底里,并在2022年2月被任命为五角大楼国防创新委员会的主席。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赞成与中国进行更多的经济接触,但它的这些观点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被《纽约时报》污蔑为“帮助全球独裁和腐败政府提高地位”[47] 。尽管少数人——如亿万富翁投资者、桥水公司创始人雷·达里奥——继续对中美关系表示乐观,但他们是异类。
更关键的是,目前美国资产阶级精英的上层人士已经将他们的投资分散到一系列行业,使他们能够克服任何一个行业的狭隘、短期经济利益,并与美国战略的“大局”保持一致。与过去几代专注于单一行业的百万富翁相比,今天的亿万富翁已经形成了更多的共同意识,并能预见在中国国家被推翻后,完全自由化的中国市场所带来的重大长期回报。因此,这些亿万富翁有动力支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尽管他们可能因此而遭受短期损失。正如上文所详述的,这个大资产阶级通过非营利基金会资助了一大批智囊团和政策团体,影响了美国的政策讨论和建议。
在中上阶层的精英中,有一小群极右翼的自由主义孤立主义者,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以卡托研究所为代表。这个政治网络大声反对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和外国干预,反对美国在乌克兰的作用。然而,它在美国的外交政策领域被边缘化,没有什么影响力。
正如卡尔·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资本家一直是一个“战斗的兄弟团体”。这个团伙维持着一个现代国家,它有一个庞大的、永久性的武装人员、情报人员和间谍机构。2015年,美国有430万人拥有接触“机密”、“秘密”或“绝密”政府材料的安全许可。[48]无论选举结果如何,这个国家机器最终都能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美国的外交政策,特朗普政府无法执行自己的外交政策就是证明。
极右翼的崛起和美国政治体系中制衡机制的错误性质
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精英和中产阶级对中国的敌意有着深刻的种族主义根源。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中,恰逢民粹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右翼运动形成联合联盟,被称为新右翼。斯蒂芬·班农是这一运动的代言人,他是白人至上主义网站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的前主席,毫不奇怪,他是美国最活跃的反华运动者之一。新右派的支持基础来自中下层社会:大多是家庭年收入在7.5万美元左右的白人。虽然班农甚至特朗普本人都喜欢吹嘘他们从“白人工人阶级”那里得到的支持,但他们的主要支持基础实际上是中下层阶级,而不是工人阶级。
共和党从这个新法西斯主义投票集团的建立中获得了选举上的好处。新右派倾向于崇拜大资本家的人格,并渴望向上流动以加入精英阶层。同时,这一群体对精英政治和文化领袖阻挡他们的致富之路以及对工人阶级表示憎恨。1951年,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对美国的中产阶级做了如下描述:
他们是后卫。在短期内,他们将遵循恐慌的声望方式;在长期内,他们将遵循权力的方式,因为,最终,声望是由权力决定的。同时,在政治市场上……新的中产阶级是可以出售的;谁看起来足够体面,足够强大,谁就可能拥有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真出过价。[49]
特朗普政府将中下层阶级对其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的怨恨指向了中国。美国经济从未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完全恢复,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大资本家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而工人阶级和中下阶层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后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愤怒和沮丧,急需一个代言人,在白人至上主义、种族资本主义和新冷战的帮助下,特朗普动员起来,成为他的关键票仓,全面打压中国这个对手。
今天,对中国的敌意已经在美国民众中普遍存在。中国是自由世界的宿敌和对美国的最大威胁的印象被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所强调,而反对这一危险趋势的人的言论自由却越来越受到限制。任何对俄罗斯和中国观点的承认或对美国对这些国家外交政策的批评都会遭到公众的强烈批评。美国的公众舆论越来越像20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时期,在某些方面,社会氛围与20世纪30年代初的德国有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
外界往往误解了美国政治制度中制衡和分权的真正性质。与由社会革命运动催生的欧洲宪法改革历史不同,美国宪法最初是由一群财产拥有者(包括奴隶主)创立的,从一开始就旨在保护私人财产拥有者的权利,防止他们担心的可能成为暴民的多数人统治。时至今日,宪法允许拆除大多数传统的资产阶级社会和法律权利。
选举人团等措施最初是为了保护南方蓄奴州和其他较小的农村州的利益而实施的,旨在阻碍人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一人一票)。这种不民主的制度通过艰难而繁琐的修宪程序得到保障,导致小布什和特朗普在获得的选票少于各自对手的情况下赢得总统职位。尽管最终将投票权扩大到了黑人、妇女和没有财产的人,但剥夺选民权利的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截至2021年,19个州共颁布了34项压制选民的法律,可能限制这些州多达5500万选民的投票权。[50]与此同时,未经选举产生的最高法院有权推翻投票权立法,取消平权行动,并允许宗教组织削弱公民权利。
在2020年的选举中,总统、国会和参议院选举的总支出为140亿美元。[51]除了金融竞争,还有心理技术竞争:基于社交媒体、行为经济学和大数据的说服性技术工具在塑造选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2]同时,这些工具非常昂贵,有助于确保政治几乎是富人的专属游戏。2015年,美国参议员的财富中位数超过300万美元。[53]这几乎不是一个由人民制衡的政府。
我们注定要打仗吗?
2014年,当时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主席告诉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广阔的太平洋足以包容中美两国”。[54]但美国拒绝这一外交橄榄枝,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一次私人演讲中吹嘘,美国可以把太平洋称为“美国海”,并威胁要“用导弹防御包围中国”。[55]2020年,英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个门槛困扰着美国的精英阶层。近年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公众舆论一直专注于准备发动一场热战,在这之前遏制中国。乌克兰的代理战争可以被看作是这场热战的前奏。为战争做准备的意识形态动员工作已经在美国全面展开。新法西斯主义的车轮正在转动,一个新的麦卡锡主义时代已经出现了。所谓的民主政治只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的掩护,它们不会成为战争机器的制动机制。
美国有1.4亿劳动者和穷人,有1700万儿童在挨饿,比大流行前多了600万。[56]虽然这个阶层的一部分人确实在意识形态上表示支持美国的战争贩子政策,但这种支持直接与他们的利益相矛盾:近万亿美元的军事预算是以提供资金保障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和其他人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为代价的。历史上,美国的黑人和女权运动等进步团体具有强烈的反战斗争精神,小马丁·路德·金博士和马尔科姆·X等领导人勇敢地进行斗争,在国内掀起了抵抗美国在东南亚侵略的浪潮。可悲的是,今天,美国的一些(但不是全部)进步领导人不愿意挑战华盛顿的反华运动,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成为反华运动的支持者。
在美国,有一些重要的道德声音,他们大声疾呼。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少数反对新冷战的进步团体因涉嫌为中国新疆辩护而遭到诋毁。美国的政治体系无情地将社会上这部分人的声音边缘化。
尽管美国及其盟友正通过北约积极寻求全球军事扩张,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并不欢迎他们的战争行为。2022年3月2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了第十一届紧急特别会议,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国家对题为“侵略乌克兰”的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或弃权票。同时,占世界人口85%的国家也没有赞同美国主导的对俄罗斯的制裁。[57]华盛顿试图升级和延长战争,迫使莫斯科和北京脱钩,这将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失调,这将对美国的统治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反应。甚至像印度和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也对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和加强美元霸权的过度行为深表关切。同样,墨西哥、玻利维亚、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的总统没有出席美国2022年6月在洛杉矶举办的美洲首脑会议,因为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被排除在外。对美国统治的抵制在拉丁美洲正在增长。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像联合国这样的国际平台实际上并没有能力约束美国发动战争的行为。华盛顿拒绝接受任何东西的约束,只接受它自己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在美国,拜登政府正在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以制造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大程度地削弱俄罗斯,实现政权更迭。它还在背离中美三个联合声明的精神,以各种方式破坏台湾海峡的稳定。尽管美国确实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其目前的经济实力虽然巨大,却长期处于衰退和危机状态。
正如约翰·罗斯(罗思义)在这项研究中所显示的,美国的经济优势正在减弱,并可能被中国的经济巨头所终结。此外,美国和它的北约盟国一起,面临着多重深刻的经济和生态困难。美国主导的战争将使这些问题更加恶化。这场战争可能会使欧洲面临较低的、可能是负的GDP增长,以及通货膨胀和增加的、对社会无益的军事开支。美国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严肃战略的任何伪装,更不用说它对战争的无休止追求已经加剧了气候灾难的发生。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国内有经济脱钩的政治共识,但美国公司继续增加对中国的订单——实质性的脱钩仍然是一个白日梦。
然而,美国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崩溃;华盛顿对战争、制裁和经济脱钩的推动将继续损害其自身经济,并危及世界粮食供应链。由此产生的全球社会不稳定将反过来进一步削弱美国经济,并对其统治产生更多挑战,包括对美元霸权的日益反对。
正如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所说,中国相对稳定的社会治理、强大的国防、和平的外交战略以及对美国力量的抵制,可以使中国“以实力为基础”,最终迫使美国放弃与中国开战并取得胜利的幻想。[58]中国保持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主权国家,并继续推动全球治理的替代政策,如“建立一个人类共同未来的社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全球发展倡议,这符合全球南方的利益。必须立即承诺重振全球南方可行的多边项目,如金砖国家和不结盟运动,这些倡议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关心的。世界人口,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全球南部,必须抵制战争,呼吁和平。美国不是第一个以傲慢和狂妄过度的帝国,它也将最终看到其权力的终结。
二十一世纪生态与和平运动的“灭绝主义笔记”
作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1980年,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的作者和欧洲核裁军运动的领导人,写了一篇开创性的文章《关于灭绝主义的笔记与文明的最后阶段》。[59]尽管此后世界经历了一些重大变化,但汤普森的文章仍然是接近我们时代核心矛盾的有用起点,其特点是地球生态危机、新冠大流行病、新冷战和当前的“混乱帝国”——所有这些都是由深深嵌入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中的特征引起的。[60]
对汤普森来说,灭绝主义一词并不是指生命本身的灭绝,因为即使面对全球热核交换,一些生命也会存在,而是指“我们(当代)文明的灭绝”的趋势,从其最普遍的意义上理解。然而,灭绝主义指向大规模的毁灭,并被定义为由那些“社会的特征——在其经济、政体和意识形态中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将其推向一个方向,其结果必须是众多人的灭绝。”[61]《灭绝主义笔记》写于气候学家詹姆斯·汉森1988年向美国国会发表关于全球变暖的著名证词以及同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之前八年。因此,汤普森对灭绝主义的处理完全集中在核战争上,并没有直接解决当代社会另一个新兴的灭绝主义倾向:地球生态危机。然而,他的观点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生态学观点。因此,现代社会中的灭绝主义倾向被视为直接与“人类生态生存的需要”相对立,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一个社会平等和生态可持续的世界而斗争。[62]
随着苏联的消亡和1991年冷战的结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笼罩着地球的核威胁似乎消退了。因此,随后对汤普森灭绝主义论题的大多数考虑主要是在地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而生态危机本身就是“人类灭绝”的根源。[63]然而,过去十年中新冷战的出现使核屠杀的威胁重新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2022年的乌克兰战争,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美国策划的梅丹政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基辅与乌克兰顿巴斯俄语区分离共和国之间的乌克兰内战,现在已经演变成莫斯科与基辅之间的全面战争。这在2022年2月27日具有不祥的世界性意义,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进攻的三天后,将其核力量置于高度警戒状态,以警告北约直接干预战争,无论是通过非核还是核手段。[64]主要核大国之间发生全球热核战争的可能性现在比冷战后世界的任何时候都大。
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些双重的灭绝主义倾向:既包括地球生态危机(不仅包括气候变化,也包括科学家定义为地球成为人类安全家园所必需的其他八个关键行星边界的跨越),也包括日益增长的全球核毁灭的威胁。在处理这两个全球生存威胁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必须强调更新对核灭绝主义推力的历史理解,因为它在美国单极力量的几十年里发生了蜕变,而世界的注意力却在其他地方。在冷战结束三十年后,当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的风险迫在眉睫时,全球热核战争的威胁如何再次笼罩全球?在和平与环境运动中需要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这些相互关联的全球生存威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解决核冬天的争议、反击力量理论和美国对全球核优势的追求等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今天的灾难性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全球生存威胁的全部层面。
核冬天
1983年,美国和苏联的大气科学家团队制作的模型出现在主要科学期刊上,预测核战争将导致“核冬天”。这发生在罗纳德·里根政府的核建设时期,与战略防御计划(更多地被称为“星球大战”)和日益严重的核末日威胁有关。人们发现,全球热核交换导致一百个或更多城市发生大火的结果,可以通过将烟尘和烟雾推入大气层并阻挡太阳辐射而大大降低地球的平均温度。气候将以与全球变暖相反的方向发生更突然的改变,引入快速的全球冷却,导致世界各地(或至少是整个半球)的温度在一个月内下降几度甚至“几十度”,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可怕的后果。因此,尽管数以亿计的人——甚至可能是十亿或更多的人–将被全球热核交换的直接影响所杀害,但间接影响将更严重,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将因饥饿而毁灭——即使是那些没有被核弹直接影响的人。核冬天的论述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核军备竞赛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并在促使美国和苏联政府从边缘撤退方面发挥了作用。[65]
然而,美国的权力精英们认为核冬天模型是对核军备工业和五角大楼的直接攻击,尤其是针对星球大战计划。因此,它导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争议之一,尽管该争议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因为科学结果从未真正受到怀疑。尽管有人声称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最初的核冬天模型过于简单,而且所做的研究表明其影响没有最初设想的那么极端——“核秋天”而不是核冬天——但核冬天的论点被科学模型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66]
然而,如果说公众和政治领导人对核冬天研究的最初反应有助于创造一个强大的拆除核武器的运动,促进核军备控制和冷战的结束,那么这很快就被美国核战争机器背后强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利益所反击。因此,企业媒体和政治势力发起了各种运动,旨在诋毁核冬天的理论。[67]2000年,大众科学杂志《发现》甚至将核冬天列为其“过去20年中最伟大的科学失误”之一。然而,《发现》在这方面最多只能说,20世纪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核冬天研究背后的主要科学家到1990年时已经退缩,声称全球核交换导致的平均温度下降估计比最初设想的要小一些,最多只能使北半球的平均温度下降36°F(20°C)。然而,这一更新的估计仍然是地球层面上的世界末日。[68]
在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否认主义事件之一,甚至超过了对气候变化的否认,公共领域和军方广泛地断然拒绝了这些关于核冬天的科学发现,理由是最初的估计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几十年来,夸大的指控一直被统治者用来淡化核战争的全部影响,直到现在。就五角大楼的资本主义而言,这种否认显然是出于这样的现实:如果允许关于核冬天的科学结果成立,那么旨在打一场“可赢”的核战争,或者至少是一场自己一方会“获胜”的战争的战略规划将毫无意义。一旦考虑到大气层的影响,全球的破坏就不能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核战场;在全球热核交换的几年内,难以想象的影响将摧毁地球上除极少数人以外的所有人口,甚至超出相互保证毁灭(MAD)的设想。
在某些方面,核战争的灾难性影响一直被核计划人员淡化。正如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在《末日机器》中指出的那样,美国战略分析家提供的全面核战争的估计死亡人数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奇妙的低估”,“甚至在发现核冬天之前”,因为他们故意忽略了核爆炸导致的城市火灾风暴——对整个城市人口的最大影响,理由是破坏程度太难估计。[69]正如埃尔斯伯格所写的那样:
然而,即使在六十年代,人们也知道热核武器引起的火风暴是核战争中可预见的最大的死亡产物……此外,没有人认识到……(直到古巴导弹危机后约21年出现的第一个核冬天研究)是我们计划的第一次打击的间接影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其他三分之二。这些影响来自于我们对城市的攻击所产生的另一个被忽视的后果:烟雾。实际上,在忽视火的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和他们的计划者也忽视了有火的地方就有烟。但对我们的生存来说,危险的不是普通火灾的烟雾,即使是非常大的火灾——留在低层大气中的烟雾,很快就会被雨水冲走——而是我们的核武器肯定会在我们攻击的城市中产生的火灾风暴中被推进高层大气的烟雾。
来自这些多重火风暴的凶猛上升气流将把数百万吨的烟雾和烟尘抛入平流层,这些烟雾和烟尘不会被雨淋掉,并将迅速包围全球,形成一个毯子,在十年或更长时间内阻挡地球周围的大部分阳光。这将减少阳光,降低全世界的温度,以至于它将消除所有的收成,并使人类(和其他依赖植被为食的动物)饿死——不是全部,而是几乎全部。南半球的人口——几乎没有受到核爆炸的直接影响,甚至没有受到落尘的影响——将几乎被消灭,欧亚大陆(联席会议已经预见到,受到直接影响)、非洲和北美洲的人口也将被消灭。[70]
埃尔斯伯格在2017年写道,比最初对核冬天论的反击更糟糕的是,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和俄罗斯的核计划人员“继续包括在城市附近引爆数百次核爆炸的’选项’,这将把足够的烟尘和烟雾抛入平流层上部,(通过核冬天)导致地球上几乎所有人饿死,毕竟包括我们自己。”[71]
鉴于不仅最初的核冬天研究从未被推翻,而且21世纪的核冬天研究基于比20世纪80年代初更复杂的计算机模型,继续表明核冬天可以在比最初模型所设想的更低的核交换水平上被触发,因此末日机器(五角大楼资本主义中根深蒂固的灭绝主义推力)的否认主义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些新研究的重要性在《发现》杂志上得到了体现。[72]2007年,该杂志在将核冬天列入其过去20年的20个“最大科学失误”名单的7年后,发表了一篇题为“核冬天的回归”的文章,基本上否定了其先前的文章。[73]
最近的研究,部分是出于核扩散的动机,表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用100枚15千吨(广岛大小)的原子弹进行的假想的核战争,所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有死亡人数相当,此外还有长期的全球饥荒带来的死亡和痛苦。原子爆炸将立即点燃三至五平方英里的火风暴。燃烧的城市将向平流层释放约500万吨的烟雾,在两周内环绕地球,这些烟雾无法通过降雨清除,可能会停留超过十年。通过阻挡阳光,这将使全球粮食产量减少20%至40%。平流层烟雾层将吸收变暖的阳光,将烟雾加热到接近水的沸点的温度,导致人口密集地区的臭氧层减少20%至50%,并产生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紫外线-B的增加,这样,皮肤白皙的人可以在大约6分钟内被严重晒伤,皮肤癌的水平将突破图表。同时,据估计,有多达20亿人将死于饥荒。[74]
新的一系列核冬天研究,从2007年开始发表在主要的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上,一直持续到现在,并没有就此停止。他们还研究了如果发生涉及五个主要核大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的全球热核交换将发生什么。仅美国和俄罗斯就占了世界核武库的大部分,它们拥有数以千计的战略核武器,其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七到八十倍不等(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发的一些热核武器后来已经停产,其威力是原子弹的一千倍)。一枚战略核武器击中一个城市,将点燃覆盖90至152平方英里面积的火风暴。科学家们计算出,一次全面的全球热核交换产生的大火将把1.5亿至1.8亿吨的黑碳烟尘推进平流层,这些烟尘将持续20至30年,并将阻止多达70%的太阳能到达北半球,以及多达35%的南半球。正午的太阳最终将看起来像午夜的满月。全球平均气温将在一两年内每天降至冰点以下,在北半球的主要农业地区甚至更长。平均气温将下降到上个冰河时期的温度以下。农业地区的生长季节将消失超过十年,而降雨量将减少高达90%。大部分的人类人口将死于饥饿。[75]
兰德公司物理学家赫尔曼-卡恩在其1960年出版的《论热核战争》一书中提出了“末日机器”的概念,即在核战争中杀死地球上的所有人。[76]卡恩并不主张建造这样的机器,他也不认为美国或苏联已经这样做了,或者当时正在寻求这样做。他只是建议,一个可以确保在核战争中没有生存能力的机制将是一个廉价的替代方案,可以实现对所有各方的完全和不可逆转的威慑,并将核战争从桌面上拿下来。正如埃尔斯伯格,他本人曾是一名核战略家,后来与帮助开发核冬天模型的科学家卡尔-萨根和理查德-特科一样,评论说,今天占主导地位的核大国手中的战略武器库,如果被引爆,将构成一个真正的末日机器。一旦启动,这台末日机器几乎肯定会直接或间接地消灭地球上的大部分人口。[77]
反击力量和美国对核优先权的推动
从20世纪60年代莫斯科与华盛顿实现了大致的核均势,直到苏联解体,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的主导核战略是基于“相互保证的毁灭”(MAD)的概念。这一原则指的是双方都有可能遭受彻底的破坏,包括数以亿计的人死亡,它实际上转化为核均势。然而,正如核冬天的研究表明,一场全面的核战争的后果甚至远远超出这个范围,延伸到整个地球上几乎所有人类生命(以及大多数其他物种)的毁灭。然而,无视核冬天的警告,美国凭借远比苏联多的资源,试图超越MAD,朝着美国“核优先”的方向发展,以恢复美国在冷战早期的核优势水平。核优势,相对于核均势,意味着“消除报复性打击的可能性”,因此也被称为“第一打击能力”。[78]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华盛顿的官方防御态势一直包括美国对核国家或无核国家进行第一打击核攻击的可能性。
除了提出末日机器的概念,卡恩作为美国主要的战略计划者之一,还创造了关键的术语“反价值”和“反击力”。[79]“反价值”指的是针对敌人的城市、平民和经济,目的是彻底消灭,从而导致MAD。相反,“反击力”是指针对敌人的核武器设施,以防止报复。
当反击战略最初由约翰·肯尼迪政府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提出时,它被视为一种“无城市”战略,即攻击对手的核武器而不是平民人口,此后它有时还被错误地用这些术语来证明。然而,麦克纳马拉很快就意识到了反击战略的缺陷,即它挑起了一场旨在实现(或否认)核优先权的核军备竞赛。此外,“先发制人”的反击不涉及对城市的攻击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正确,因为目标包括城市的核指挥中心。因此,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一努力,转而选择了基于MAD的核战略,他认为这是唯一真正的核威慑方法。[80]
美国的这一核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占了上风,其特点是接受与苏联的大致核均势,从而接受MAD的可能现实。然而,这种情况在吉米·卡特政府的最后一年被打破了。1979年,华盛顿强硬地迫使北约允许在欧洲部署核武巡航导弹和潘兴II导弹,这两种导弹都是针对苏联核武库的反击武器,这一决定点燃了欧洲的反核运动。[81]在随后罗纳德·里根领导的美国政府中,华盛顿全面采用反击战略。[82]里根政府推出了“星球大战”,旨在开发一个能够保卫美国本土的全面反弹道导弹系统。尽管这后来因不切实际而被放弃,但它还是导致了后来政府的其他反弹道导弹系统。[83]此外,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推动了MX导弹(后来被称为“和平缔造者”),它被视为一种反击武器,能够在苏联导弹发射前将其摧毁。所有这些武器都威胁到在第一次攻击中对苏联军队的“斩首”,以及通过反弹道导弹系统拦截少数苏联导弹的能力。[84]反击武器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因为它们不再被设想为“反价值”攻击中的城市破坏者,而是精确瞄准加固的导弹发射井、移动式陆基导弹、核潜艇和指挥控制中心。正是在这里,在反击武器方面,美国拥有技术优势。
从1979年计划在欧洲部署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运载系统开始,这种大规模的核军备集结引发了1980年代欧洲和北美的核战争大抗议,以及汤普森对灭绝主义的批判和关于核冬天的科学研究。尽管如此,今天,“反击仍然是美国核战略的神圣原则”,用军备控制协会的杨娜·诺兰的话说,目的是为了实现核优先。[85]
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华盛顿立即开始将其新的单极地位转化为美国在全球的永久霸主地位的愿景,从1992年2月由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发布的《国防政策指南》开始。[86]这将通过地缘政治将西方的统治区域扩大到以前属于苏联或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地区来实现,以挫败俄罗斯作为大国的重新崛起。同时,在核裁军的大环境下,随着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核力量的恶化,美国试图使其核武器“现代化”,用技术更先进的战略武器取代它们,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威慑,而是为了实现核优势。[87]
在当时关于核政策的辩论中,美国通过继续推广反击性武器来追求冷战后世界的核优势,被称为“极简主义”战略,遭到了那些主张依靠MAD的“极简主义”战略的人的反对。最终,极简主义者获胜,世界新秩序由北约的扩大(乌克兰被视为最终的地缘政治和战略支点)和美国对绝对核统治和第一打击能力的极简主义目标的追求所决定。[88]
2006年,基尔·A·利伯和达里尔·G·普雷斯在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旗舰杂志《外交事务》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美国核优势的崛起》。在他们的文章中,利伯和普雷斯认为,美国“即将获得核优先权”或第一打击能力,而且至少从冷战结束以来,这一直是其目标。正如他们所说,“大量的证据表明,华盛顿事实上正在刻意寻求核优先权”。[89]
使这种首次打击能力似乎在华盛顿的掌控之中的是与核现代化相关的新的核武器,如果说冷战后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加速了。诸如核武装巡航导弹、能够在海岸附近发射导弹的核潜艇以及携带核武装巡航导弹和核重力炸弹的低空飞行的B-52隐形轰炸机等武器可以更有效地穿透俄罗斯或中国的防御。更精确的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完全消除加固的导弹发射井。改进的监视可以跟踪和摧毁移动的陆基导弹和核潜艇。同时,美国核潜艇上正在引进的更精确的三叉戟II D-5导弹携带了更大当量的弹头,可用于加固的发射井。美国领先的更先进的遥感技术大大增强了探测移动陆基导弹和核潜艇的能力。瞄准其他核大国的卫星的能力可以削弱或消除它们运载核导弹的能力。[90]
在最近加入北约的国家以及靠近或位于俄罗斯边境的国家部署战略武器,将有助于提高核武器打击莫斯科和其他俄罗斯目标的速度,使克里姆林宫没有时间做出反应。美国在波兰和罗马尼亚建立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设施也是潜在的进攻性武器,能够发射装备核弹的战斧式巡航导弹。[91]核导弹防御设施主要在反击美国第一次打击的情况下有用,可以击落数量有限的幸存下来并在另一侧发射的导弹,但这些反弹道导弹系统在面对第一次攻击时是无效的,因为它们会被数量庞大的导弹和诱饵所淹没。此外,近几十年来,美国开发了大量高精度的非核航空航天武器,用于针对敌方导弹或指挥控制设施的反击,由于基于卫星的精确瞄准,其反击效果与核武器相当。[92]
根据利伯和普雷斯在2006年的文章,“北京在未来十年获得可生存的核威慑力量的几率很小”,而俄罗斯的威慑力量在面对美国大规模的第一次打击时,其生存能力也成问题。“我们的分析所表明的是深刻的。俄罗斯的领导人不能再指望一个可生存的核威慑力量”。正如他们所写的那样,美国正在“寻求在现代军事技术的每一个方面的首要地位,包括在其常规武器库和核力量方面”,这就是所谓的“升级主导权”。[93]
2010年,美国和俄罗斯签署了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或《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虽然限制了核武器,但并没有阻止走向反击武器现代化的竞赛,从而使一方能够摧毁另一方的军备。美国和俄罗斯在2010年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虽然限制了核武器,但并没有阻止走向反击武器现代化的竞赛,以摧毁对方的武器。事实上,对核武器数量的限制使得美国占据上风的反击战略更加可行,因为核报复性武器库生存能力的三个主要基础之一(加上陆基导弹场地的加固和隐蔽性)是此类武器的数量和冗余度。[94]随着核优先权成为华盛顿设定的目标,美国开始单方面退出冷战时期建立的一些主要核条约。2002年,在乔治·W·布什政府的领导下,美国单方面退出了《反弹道导弹条约》。2019年,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领导下,华盛顿退出了《中程核力量条约》,声称俄罗斯违反了该条约。2020年,同样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退出了《开放天空条约》(该条约对其他国家上空的侦察飞行进行了限制);随后,俄罗斯也在2021年退出了该条约。毫无疑问,退出这些条约对华盛顿是有利的,因为它可以在寻求核优势的过程中扩大其反击力量的选择。
鉴于美国对整体核主导地位的追求,俄罗斯在过去20年里试图使其核武器系统现代化,尽管它在反击能力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它的基本核战略是由对美国第一次打击的恐惧决定的,美国的第一次打击可以有效地消除其核威慑力和报复能力。因此,它一直在努力重新建立一种可信的威慑力。正如哥伦比亚大学萨尔茨曼战争与和平研究所的辛西娅·罗伯茨在2020年的《关于俄罗斯核威慑政策的启示》中写道,俄罗斯人认为美国进一步改进战略力量,包括常规和核力量,是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以“盯住俄罗斯的核威慑力,不让莫斯科有可行的二次打击选择”,通过“斩首”有效地完全消除其核威慑力。[95]虽然美国采取了威胁“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分阶段升级”的最大限度的核“防御”态势,它在每一级升级中都保持主导地位,但与此相比,俄罗斯的做法是“一旦威慑失败就全面开战”,同时继续主要依靠MAD。[96]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在战略武器技术和系统方面取得了飞跃。为了对付华盛顿发展第一打击能力和削弱其核威慑力的企图,莫斯科和北京都转向了不对称的战略武器系统,旨在抵消美国在导弹防御和高精度瞄准方面的优势。洲际弹道导弹是脆弱的,因为尽管它们达到了高超音速——通常被定义为5马赫,或5倍于音速的速度——当它们重新进入大气层时,它们遵循一个构成可预测弹道的弧线,像子弹一样。因此,它们缺乏惊喜;它们的目标是可预测的,而且理论上它们可以被反弹道导弹拦截。储存洲际弹道导弹的硬化导弹发射井也是明显的目标,今天,鉴于美国高精度卫星制导的核和非核导弹,这些导弹更容易受到攻击。面对这些对其基本威慑力的反击威胁,俄罗斯和中国已经在开发高超音速导弹方面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这些导弹可以进行空气动力学机动,以躲避导弹防御系统,防止对手知道最终的预定目标。俄罗斯已经开发了一种名为“匕首”的高超音速导弹,据称其本身可以达到10马赫或更多,另一种高超音速武器“先锋”,在火箭的推动下,可以达到27马赫的惊人速度。中国有一种“乘波构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可以达到6马赫。借用中国的民间传说,它被称为“杀手锏”,这种武器对装备更好的对手很有效。[97]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在开发反卫星“反空间”武器,旨在消除美国在高精度核武器和非核武器方面的优势。[98]
鉴于其他主要核大国的技术实力,所谓的核优先权一直是华盛顿无法掌握的。此外,由反击战略刺激的核军备竞赛从根本上说是不合理的,它威胁着全球热核灾难,其后果甚至远远超过MAD方案所设想的,双方都有数亿人死亡。核冬天意味着,在全球核交换中,整个地球将被盘旋在平流层中的烟雾和烟尘所吞噬,几乎杀死所有的人类。
鉴于这一现实,美国的核态势基于在全面核战争中获胜的概念,特别危险,因为它否认了城市火灾的作用,从而否认了烟雾的影响,这些烟雾会飘到高层大气,遮住大部分太阳光。因此,对核优先权的追求从MAD走向了疯狂。[99]正如埃尔斯伯格所写:
通过斩首攻击成功避免相互毁灭的希望,始终和其他任何希望一样毫无根据。现实的结论是,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之间的核交换,不仅对双方,而且对世界来说,几乎肯定会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政策制定者)选择采取行动,好像他们相信(也许实际上也相信)这种威胁并非如此:准备引发全球大屠杀。[100]
新冷战和欧洲战场
在《灭绝主义笔记》以及他作为20世纪80年代欧洲核裁军运动领导人的总体立场中,汤普森认为,当时欧洲的核军备集结是军事机器和技术要求的产物,“其发生与国际外交的起伏无关,尽管它因每次危机或’敌人’的每次创新而得到上升的推动力。”[101]他的论点是将西方和东方的和平运动联合起来反对各自机构的战略的一部分,其前提是核建设同样是双方的产物。然而,在这方面,他掩盖了自己的证据,这些证据指出华盛顿积极进行反击性武器的核建设,并在欧洲部署了针对苏联的战略武器。在1982年9月的《每月评论》杂志上,哈里-马格道夫和保罗·M·斯威齐在一篇题为“核鸡”的文章中对汤普森的这部分论点提出了质疑,他们不仅指出了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的战略扩张,而且还指出美国的帝国秩序严重依赖于针对其他国家(包括核国家和非核国家)的可信的第一次打击威胁。[102]
在1981年为汤普森和丹·史密斯编辑的《抗议与生存》美国版撰写的序言中,埃尔斯伯格列举了一长串有据可查的事例,从1949年开始,美国利用核首轮打击的威胁来迫使其他国家(包括核国家和非核国家)退让,以达到其帝国目的。[103]仅在1945年至1996年期间,就记录了25起核威胁的案例,尽管此后还发生了其他案例。[104]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核战争作为一种威胁是美国战略的组成部分。通过反击性武器发展核优先权,使得这种威胁有可能再次被可信地指向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主要核大国。马格道夫和斯威兹将这整个方法称为“核鸡”游戏,其中美国是最积极的参与者。
核鸡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结束。受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北约冷战后扩张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等关键人物的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状态继续寻求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最终地缘政治霸权,他将其称为“大棋盘”。布热津斯基认为,将乌克兰纳入北约,使其成为一个战略核联盟(尽管布热津斯基在介绍其地缘政治战略时谨慎地排除了核方面的内容),这意味着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的终结,并可能导致其分裂成不同的国家,从而标志着美国在整个全球的霸权。[105]这种试图在冷战后将美国的单极力量变成一个永久的全球帝国的做法要求北约向东扩张,这在1997年比尔·克林顿政府期间开始,逐渐将西欧和乌克兰之间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并入大西洋联盟,后者是最终的奖品,是刺向俄罗斯心脏的匕首。[106]在这里,美国主导的扩大北约的战略和华盛顿的核优先权的驱动力之间表现出一种统一性,这两者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面对北约向乌克兰的军事扩张企图,俄罗斯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国家安全问题,这一事实不应让人感到惊讶。在北约扩张的十年中,它已经包括了11个以前属于华沙条约组织或苏联的国家,而且在《外交事务》杂志强调美国近乎核优先的地位仅一年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07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宣布,“单极模式在当今世界不仅不可接受,而且不可能”,这让世界感到震惊。[107]然而,按照其长期战略,即延伸到布热津斯基所说的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支点”,从而致命地削弱俄罗斯,2008年北约在其布加勒斯特首脑会议上直截了当地宣布,它打算将乌克兰纳入军事战略(核)联盟。
2014年,美国策划的乌克兰梅丹政变废止了该国的民选总统,并在他的位置上强加了一个由白宫选定的领导人,将乌克兰置于右翼、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的手中。俄罗斯的反应是在全民公投后将克里米亚纳入其版图,公投让主要讲俄语的克里米亚人选择是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他们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乌克兰的一部分。这次政变(或“颜色革命”)导致基辅暴力镇压乌克兰顿巴斯俄语区的人口,导致基辅(由华盛顿支持)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分离的顿巴斯俄语共和国(由莫斯科支持)之间发生了乌克兰内战。2014年至2022年初,乌克兰内战导致超过14000人死亡,尽管2014年签署了明斯克和平协议,旨在结束冲突并给予乌克兰境内的顿巴斯共和国自治权,但在随后的八年里,乌克兰内战仍处于低谷。2022年2月,基辅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边境集结了13万军队,向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开火。[108]
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恶化,普京坚持了一些与国家基本安全需求有关的俄罗斯红线,包括:
- 遵守之前的明斯克协议(由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德国制定,顿巴斯各人民共和国签署,并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从而保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自治和安全。
- 结束北约对乌克兰的军事化。
- 达成协议,乌克兰将继续留在北约之外。[109]
北约在美国的敦促下,继续越过所有这些红线,在基辅对顿巴斯共和国的战争中向其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这被俄罗斯解释为事实上是在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北约。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站在顿巴斯一方干预乌克兰内战,攻击基辅政府的军事力量。2月27日,莫斯科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将其核力量置于高度戒备状态,使世界面临着全球核大屠杀的可能性,这次是在相互竞争的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华盛顿的一些人物,如参议员乔·曼钦三世(民主党人,西弗吉尼亚州),支持美国在乌克兰实施禁飞区的想法,这将意味着击落俄罗斯飞机,很可能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110]
灭绝主义的两个方向
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气候变化代表着一种全球性的生存威胁,使人类的生存处于危险之中。我们面临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在燃烧越来越多的化石燃料的基础上不断扩张,如果生产系统不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有可能——甚至有可能——导致工业文明的衰落,使人类的生存受到质疑。这就是环境灭绝主义在我们时代的意义。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如果世界有合理的希望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或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的2摄氏度,就必须在205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如果不实现这一目标,就会导致地球作为人类和无数其他物种的安全家园遭到破坏。
气候变化是更普遍的地球生态危机的一部分,它与跨越九个地球边界有关,包括那些与物种灭绝、平流层臭氧消耗、海洋酸化、氮和磷循环的破坏、地面覆盖物/森林的丧失、与荒漠化有关的淡水资源的减少、大气气溶胶负荷,以及新的实体,如新的合成化学品和新的基因形式的引入。[111]此外,还应加上新的人畜共患病的出现,如新冠大流行病,主要是由农业综合企业推动的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转变造成的。[112]
然而,毫无疑问,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中心。就像核冬天一样,它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的延续构成了威胁。IPCC在其2021-22年关于气候变化的物理科学及其影响的报告中告诉我们,最乐观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避免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但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灾难仍会不断增加。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保护数以亿计,甚至数十亿计的人的生命和生活条件,他们将面临全球文明从未见过的极端天气事件。[113]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人和人民运动,以恢复被资本制度篡夺的生存条件,并重新建立一个植根于实质平等的生态可持续世界。[114]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22年的IPCC报告,本意是让世界关注当今气候危机的灾难性,却在2022年2月28日发表,即俄罗斯无视北约加入乌克兰内战的四天后,导致人们对全球热核交换的可能性越来越关注。因此,世界的注意力从考虑一个危及全人类的全球生存威胁——碳饱和,被另一个突然出现的全能核威胁所吸引。
当世界把注意力转向主要核大国之间的战争可能性时,科学界所理解的核威胁的全部地球规模,即核冬天,就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全球变暖和核冬天虽然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但在气候方面是密切相关的,这表明世界正处于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毁灭地球上大多数居民的边缘: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不归路,和/或数以亿计的人死于核火灾,然后是几天或几个月的全球冷却(核冬天)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人口被饿死。正如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气候变化的全部破坏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当权者否认一样,核战争对地球的全部影响也是如此,关于核冬天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核冬天将有效地消灭地球上每个大陆的人口。此外,如果全球变暖增加到全球文明不稳定的程度,自然科学家预测,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增加4摄氏度,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将增加,从而增加核爆炸的风险,从而导致核冬天。[115]
今天,我们面临着在灭绝主义和人类生态必要性之间的选择。[116]现在威胁人类的两个全球生存危机的因果关系是相同的:资本主义及其在有限的全球环境中对成倍增长的资本积累和帝国权力的非理性追求。对这一无限威胁的唯一可能的回应是一个植根于生态学与和平的普遍性革命运动,它将摆脱目前对地球及其居民的系统性破坏,而转向一个实质性平等和生态可持续性的世界:即社会主义。
文章来源
注释
(编者注:为防止语义问题发生,标题、作者和来源均保留英文,仅其他语句译为中文)
- Vyacheslav Tetekin, “How the US Pushed Ukraine into the War,” Communist Part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pril 4, 2022, https://cprf.ru/2022/04/how-the-us-pushed-ukraine-into-the-war/ 本节中的引文和分析均来自这一来源。 ↩
- 参见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A Global Perspective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1)。请注意,其他来源给出的美国经济在1950年全球GDP中的份额要大得多,估计超过了40%。 ↩
- The data comparing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aken from the IMF’s database published accompanying the April 2022 World Economic Outlook,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22/April;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International Data, https://apps.bea.gov/iTable/iTable.cfm?ReqID=62&step=1#reqid=62&step=9&isuri=1&6210=4; Trading Economics,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https://databank.worldbank.org/reports.aspx?source=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 ↩
-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Status of World Nuclear Forces,” 2022, https://fas.org/issues/nuclear-weapons/status-world-nuclear-forces/. ↩
- Janan Ganesh, “The US will be the ultimate winner of Ukraine’s crisis,” Financial Times, April 5, 2022, https://www.ft.com/content/cd7270a6-f72b-4b40-8195-1a796f748c23. ↩
- “Events like This Happen Once a Century”: Sergey Glazyev on the breakdown of epochs and changing ways of life, The Saker, 28 March 2022, https://thesaker.is/events-like-this-happen-once-a-century-sergey-glazyev-on-the-breakdown-of-epochs-and-changing-ways-of-life/. ↩
- Micheal Clodfelter quoted in Edward Miguel and Gerard Roland, “The Long-run Impact of Bombing Vietna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6 (1), 2011: 1-15. https://eml.berkeley.edu/~groland/pubs/vietnam-bombs_19oct05.pdf. ↩
- Edward Miguel and Gerard Roland, “The Long-run Impact of Bombing Vietna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6 (1), 2011: 1–15. https://eml.berkeley.edu/~groland/pubs/vietnam-bombs_19oct05.pdf. ↩
- 这篇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读者写的,并被改编后发表在中国的新闻网站“观察者网”上。 ↩
- Meet the Press, “War Game: What Would a Battle for Taiwan Look Like?,” NBC News, May 15, 2022, https://www.nbcnews.com/meet-the-press/video/war-game-what-would-a-battle-for-taiwan-look-like-140042309777. ↩
-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 “CNAS Supporters,” accessed August 9, 2022, https://www.cnas.org/support-cnas/cnas-supporters. ↩
- Roxana Tiron, “U.S. Sees Rising Risk in ‘Breathtaking’ China Nuclear Expansion,” Bloomberg, April 4, 2022,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2-04-04/u-s-sees-rising-risk-in-breathtaking-china-nuclear-expansion. ↩
-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2022 Strategic Concept”, June 29, 2022, https://www.nato.int/nato_static_fl2014/assets/pdf/2022/6/pdf/290622-strategic-concept.pdf. ↩
- Niall Ferguson, Colossu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Empir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05). ↩
- Joan E. Greve, “Biden’s Record Defense Budget Draws Progressive Ire Over Spending Priorities,” The Guardian, April 3, 2022,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2/apr/03/biden-record-defense-budget-progressive-spending-priorities; Alicia Parlapiano, Deborah B. Solomon, Madeleine Ngo and Stacy Cowley, “Where $5 Trillion in Pandemic Stimulus Money Went,”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1, 2022,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2/03/11/us/how-covid-stimulus-money-was-spent.html. ↩
- Swiss Policy Research, “The American Empire and Its Media,” March 2022, https://swprs.org/the-american-empire-and-its-media/; Laurence H. Shoup, Wall Street’s Think Tank: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d the Empire of Neoliberal Geopolitics, 1976-2019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9); Richard Harwood, “Ruling Class Journalists,”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30, 1993,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archive/opinions/1993/10/30/ruling-class-journalists/761e7bf8-025d-474e-81cb-92dcf271571e/. ↩
- Ivo H. Daalder and James M. Lindsay, “American Empire, Not ‘If’ but ‘What Kind’,” New York Times, May 10, 2003, https://www.nytimes.com/2003/05/10/arts/american-empire-not-if-but-what-kind.html. ↩
- John Bellamy Foster, Trump in the White House: Tragedy and Farc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7). ↩
- Antony J. Blinken and Robert Kagan, ‘America First’ Is Only Making the World Worse. Here’s a Better Approach,” Brookings Institution, January 4, 2019,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chaos/2019/01/04/america-first-is-only-making-the-world-worse-heres-a-better-approach/. ↩
- Victoria Nuland, “Remarks at the U.S.-Ukraine Foundation Conferenc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December 13, 2013, https://2009-2017.state.gov/p/eur/rls/rm/2013/dec/218804.htm. ↩
- Matthew Kroenig, “Washington Must Prepare for War with Both Russia and China,” Foreign Policy, February 18, 2022,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2/18/us-russia-china-war-nato-quadrilateral-security-dialogue/. ↩
- Seth Cropsey, “The U.S. Should Show It Can Win a Nuclear War,”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27, 2022,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us-show-it-can-win-a-nuclear-war-russia-putin-ukraine-nato-sarmat-missile-testing-warning-11651067733; “A Conversation with Representative Michael McCaul,”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pril 6, 2022, https://www.cfr.org/event/conversation-representative-michael-mccaul; Elliot Abrams, “The Ukraine War, China, and Taiw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May 3, 2022, https://www.cfr.org/blog/ukraine-war-china-and-taiwan. ↩
- John Smith, “The GDP Illusion: Value Added versus Value Capture,” Monthly Review 64, no. 3 (July-August 2012), https://doi.org/10.14452/MR-064-03-2012-07; Tricontinental: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iPhone Workers Today Are 25 Times More Exploited Than Textile Workers in 19th Century England: The Thirty-Ninth Newsletter (2019),” September 25, 2019, https://thetricontinental.org/newsletterissue/iphone-workers-today-are-25-times-more-exploited-than-textile-workers-in-19th-century-england-the-thirty-ninth-newsletter-2019/. ↩
- Felix Richter, “China Is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Superpower,” Statista, May 4, 2021,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0858/top-10-countries-by-share-of-global-manufacturing-output/. ↩
- “10 US Companies with Highest Revenue Exposure to China,” Yahoo! Finance, August 2, 2020,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10-us-companies-highest-revenue-225350456.html. ↩
- Yardeni Research, Inc., S&P 500 Revenues & the Economy, June 13, 2022, https://www.yardeni.com/pub/stmktbriefrev.pdf;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S.-China Trade Facts,” accessed August 9, 2022, https://ustr.gov/countries-regions/china-mongolia-taiwan/peoples-republic-china. ↩
- Phil Hall, “Can Marvel Films Profit without Playing in China? Here’s What Disney CEO Bob Chapek Says,” Benzinga, May 12, 2022, https://www.benzinga.com/general/entertainment/22/05/27166040/disneys-chapek-marvel-films-can-profit-without-playing-in-china. ↩
- George Soros (@georgesoros), Twitter, January 31, 2022, https://twitter.com/georgesoros/status/1488233860584427530?lang=en. ↩
- David Henry and Anshuman Daga, “Jamie Dimon jokes that JPMorgan will outlast China’s Communist Party,” Reuters, November 23 2021,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jpmorgan-ceo-dimon-jokes-his-bank-will-outlast-chinas-communist-party-2021-11-23/ ↩
- Bloomberg Government, “The Top 10 Defense Contractors,” June 10, 2021, https://about.bgov.com/top-defense-contractors/. ↩
- Big Tech Sells War, accessed August 9, 2022, https://bigtechsellswar.com/; April Glaser, “Thousands of Contracts Highlight Quiet Ties Between Big Tech and U.S. Military,” NBC News, July 8, 2020, https://www.nbcnews.com/tech/tech-news/thousands-contracts-highlight-quiet-ties-between-big-tech-u-s-n1233171; Joseph Nograles, “Buy PLTR Stock: Palantir Is a Defense Contractor Powerhouse,” Nasdaq, October 14, 2021, https://www.nasdaq.com/articles/buy-pltr-stock%3A-palantir-is-a-defense-contractor-powerhouse-2021-10-14; Frank Konkel, “NSA Awards Secret $10 Billion Contract to Amazon,” Nextgov, August 10, 2021, https://www.nextgov.com/it-modernization/2021/08/nsa-awards-secret-10-billion-contract-amazon/184390/. ↩
- Mike Stone, “Biden Wants $813 Billion for Defense as Ukraine Crisis Raises Alarm,” Reuters, March 28, 2022,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biden-wants-813-billion-defense-ukraine-crisis-raises-alarm-2022-03-28/; Michael A. Cohen, “Bloated Defense Budget Passes Easily but Congress Fights over Safety Net Programs,” MSNBC, October 1, 2021, https://www.msnbc.com/opinion/bloated-defense-budget-passes-easily-congress-fights-over-safety-net-n1280568. ↩
- Open Secrets, accessed August 9, 2022, https://www.opensecrets.org/. ↩
- Ben Freeman, “The Hidden Costs of Star Creep: Generals Making More in Retirement Than in Service,” POGO: 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 February 8, 2012, https://www.pogo.org/analysis/2012/02/hidden-costs-of-star-creep-generals-making-more-in-retirement-than-in-service. ↩
- Sam DiSalvo, “How Much Is Bill Clinton Worth?” Yahoo! News, February 12, 2021, https://ca.news.yahoo.com/much-bill-clinton-worth-234218086.html. ↩
- CNBC, “Many Who Met with Clinton as Secretary of State Donated to Foundation,” August 23, 2016, https://www.cnbc.com/2016/08/23/most-of-those-who-met-with-clinton-as-secretary-of-state-donated-to-foundation.html. ↩
- Jeremy Herb and Connor O’Brien, “Pentagon Pick Mattis Discloses Defense Industry Work,” Politico, January 8, 2017, https://www.politico.com/blogs/donald-trump-administration/2017/01/james-mattis-defense-disclosures-233331. ↩
- Dan Alexander, “Here’s How Much Secretary of Defense Lloyd Austin Is Worth,” Forbes, June 18, 2021, https://www.forbes.com/sites/danalexander/2021/06/18/heres-how-much-secretary-of-defense-lloyd-austin-is-worth/?sh=552340be63e4. ↩
- Luke Johnson, “Report: 70 Percent of Retired Generals Took Jobs with Defense Contractors or Consultants,” HuffPost, November 20, 2012,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defense-contractors-generals_n_2160771. ↩
- Tom Vanden Brook, Ken Dilanian and Ray Locker, “How Some Retired Military Officers Became Well-Paid Consultants,” ABC News, November 18, 2009,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retired-military-officers-retire-paid-consultants/story?id=9115368; Mandy Smithberger, “Brass Parachutes: The Problem of the Pentagon Revolving Door,” POGO: Project on Government Oversight, November 5, 2018, https://www.pogo.org/report/2018/11/brass-parachutes. ↩
- Jonathan Guyer and Ryan Grim, “Meet the Consulting Firm That’s Staff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he Intercept, July 6, 2021, https://theintercept.com/2021/07/06/westexec-biden-administration/; WestExec Advisors, accessed August 14, 2022, https://www.westexec.com/. ↩
- Jonathan Guyer and Ryan Grim, “Meet the Consulting Firm That’s Staff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he Intercept, July 6, 2021, https://theintercept.com/2021/07/06/westexec-biden-administration/; Alex Thompson and Theodoric Meyer, “Janet Yellen Made Millions in Wall Street, Corporate Speeches,” Politico, January 1, 2021,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1/01/01/yellen-made-millions-in-wall-street-speeches-453223; Eric Lipton and Kennet P. Vogel, “Biden Aides’ Ties to Consulting and Investment Firms Pose Ethics Test,”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8, 2020, https://www.nytimes.com/2020/11/28/us/politics/biden-westexec.html. ↩
- Jonathan Guyer and Ryan Grim, “Meet the Consulting Firm That’s Staffing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he Intercept, July 6, 2021, https://theintercept.com/2021/07/06/westexec-biden-administration/. ↩
- Neta C. Crawford and Catherine Lutz, “Human and Budgetary Costs to Date of the U.S. War in Afghanistan,” Costs of War Project, April 15, 2021, https://watson.brown.edu/costsofwar/files/cow/imce/figures/2021/Human%20and%20Budgetary%20Costs%20of%20Afghan%20War%2C%202001-2021.pdf. ↩
- Bryan Stinchfield, “The Creeping Privatization of America’s Armed Forces,” Newsweek, May 28, 2017, https://www.newsweek.com/creeping-privatization-americas-forces-616347. ↩
- Ross Wilkers, “Apollo Group, Constellis Executives to Buy Out Security Services Contractor,” GovCon Wire, August 15, 2016, https://www.govconwire.com/2016/08/apollo-group-constellis-executives-to-buy-out-security-services-contractor/. ↩
- Walt Bogdanich and Michael Forsythe, “How McKinsey Has Helped Raise the Stature of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s,”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5, 2018, https://www.nytimes.com/2018/12/15/world/asia/mckinsey-china-russia.html. ↩
-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Security Clearance Process: Answers to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October 17, 2016, 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R/R43216. ↩
- C. Wright Mills,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Class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353. ↩
- Tony Eskridge and Shailly Gupta Barnes, “Quick Facts on Voting Rights,” Kairos Center, accessed August 9, 2022, https://kairoscenter.org/quick-facts-on-voting-rights/. ↩
- Ian Vandewalker, “Since Citizens United, a Decade of Super PACs,” The 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 January 14, 2020, https://www.brennancenter.org/our-work/analysis-opinion/citizens-united-decade-super-pacs. ↩
- Brian Schwartz, “Total 2020 Election Spending to Hit Nearly $14 Billion, More than Double 2016’s Sum,” CNBC, October 28, 2020, https://www.cnbc.com/2020/10/28/2020-election-spending-to-hit-nearly-14-billion-a-record.html. ↩
- Dan Kopf, “The Typical Us Congress Member Is 12 Times Richer than the Typical American Household,” Quartz, February 12, 2018, https://qz.com/1190595/the-typical-us-congress-member-is-12-times-richer-than-the-typical-american-household/. ↩
-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States, “Xi Jinping Holds Talks with President Barack Obama of the US,” November 12, 2014, http://us.china-embassy.gov.cn/eng/zmgx/zxxx/201411/t20141115_4909273.htm. ↩
- William Gallo, “Clinton Says US Would ‘Ring China With Missile Defense’,” Voice of America, October 14, 2016, https://www.voanews.com/a/clinton-says-us-would-ring-china-with-missile-defense/3550418.html. ↩
- Shailly Gupta Barnes, “Explaining the 140 Million: Breaking Down the Numbers Behind the Moral Budget,” Kairos Center, June 26, 2019, https://kairoscenter.org/explaining-the-140-million/; Save the Children, “Child Hunger in America,” 2021, https://www.savethechildren.org/us/charity-stories/child-hunger-in-america. ↩
- No Cold War, “Briefing: The World Does Not Want a Global NATO,” July 28, 2022, https://nocoldwar.org/news/briefing-the-world-does-not-want-a-global-nato. ↩
- “China Says U.S. Cannot Speak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BBC News, March 19, 2021, https://www.bbc.com/news/av/world-56456021. ↩
- E.P. Thompson, “Notes on Exterminism, the Last Stage of Civilization,” New Left Review 121 (1980): 3–31. Citations to this essay in the present article are taken from the slightly revised version in E. P.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New York: Pantheon, 1982), 41–79. See also E. P. Thompson et al., Exterminism and the Cold War (London: Verso, 1982); E. P. Thompson and Dan Smith, ed., Protest and Surviv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81). ↩
-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55; Samir Amin, Empire of Chao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92). ↩
-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pp. 64, 73. ↩
-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75–76. ↩
- Rudolf Bahro, Avoid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Disaster (Bath: Gateway Books, 1994), 19–20; John Bellamy Foster, Ecological Revolution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9), 27–28; Ian Angus, Facing the Anthropocene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6), 178–81. ↩
- 关于导致目前乌克兰战争的事件的简要讨论,参见The Editors, “Notes from the Editors,” Monthly Review 73, no. 11 (April 2022). ↩
- Stephen Schneider, “Whatever Happened to Nuclear Winter?,” Climatic Change 12 (1988): 215; Matthew R. Francis, “When Carl Sagan Warned About Nuclear Winter,” Smithsonian Magazine, November 15, 2017; Carl Sagan and Richard Turco, A Path Where No Man Thought: Nuclear Winter and the End of the Arms Rac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0), 19–44. ↩
- Malcolm W. Browne, “Nuclear Winter Theorists Pull Back,”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3, 1990. ↩
- Steven Starr, “Turning a Blind Eye Towards Armageddon—U.S. Leaders Reject Nuclear Winter Studies,” Public Interest Report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69, no. 2 (2016–17): 24. ↩
- Judith Newman, “20 of the Greatest Blunders in Science in the Last 20 Years,” Discover, January 19, 2000. ↩
- Daniel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Confessions of a Nuclear War Planner (New York: Bloomsbury, 2017), 140. The failure to include the foremost cause of death from thermonuclear weapons directed at cities in the form of firestorms is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Pentagon. The declassified practical guide on nuclear weapons stockpile and management publish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for 2008 includes more than twenty pages on the effects of a nuclear weapons explosion in a city without a single mention of firestorms. Se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Nuclear Matters: A Practical Guide (Washington: Pentagon, 2008), 135–58.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41–42.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8, 142. ↩
- Owen B. Toon, Allan Robock, and Richard P. Turco,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Nuclear War,” Physics Today (2008): 37–42; Alan Robock and Owen Brian Toon, Local Nuclear War, Global Suffering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2009). ↩
- Emily Saarman, “Return of Nuclear Winter,” Discover, May 2, 2007. ↩
- Starr, “Turning a Blind Eye Toward Armageddon,” 4–5; Alan Robock, Luke Oman, and Geeorgiy L. Stenchikov, “Nuclear Winter Revisited with a Modern Climate Model and Current Nuclear Arsenals: Still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12 (2007) (D13107): 1–14. ↩
- Starr, “Turning a Blind Eye Toward Armageddon,” 5–6; Robock, Oman, and Stenchikov, “Nuclear Winter Revisited”; Joshua Coupe, Charles G. Bardeen, Alan Robock, and Owen B. Toon, “Nuclear Winter Responses to Nuclear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in the Whole Atmosphere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Version 4 and the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Model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9): 8522–43; Alan Robock and Owen B. Toon, “Self-Assured Destruction: The Climate Impacts of Nuclear War,”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68, no. 5 (2012): 66–74; Steven Starr, “Nuclear War, Nuclear Winter, and Human Extinction,”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October 14, 2015. ↩
- Herman Kahn, On Thermonuclear Wa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7), 145–51.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8–19; Sagan and Turco, A Path Where No Man Thought, 213–19. Here, the doomsday machine i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version of the doomsday machine in Stanley Kubrick’s film Strangelove. Yet, Kubrick’s film drew on Kahn’s notion and retains a concrete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nuclear reality. See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8–19. ↩
- Keir A. Lieber and Daryl G. Press, “The Rise of U.S. Nuclear Primacy,” Foreign Affairs (2006), 44. ↩
- Sagan and Turco, A Path Where No Man Thought, 215. ↩
- John T. Correll, “The Ups and Downs of Counterforce,” Air Force Magazine, October 1, 2005;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20–23, 178–79. ↩
- Harry Magdoff and Paul M. Sweezy, “Nuclear Chicken,” Monthly Review 34, no. 4 (September 1981): 4; Richard J. Barnet, “Why Trust the Soviets?,” World Policy Journal 1, no. 3 (1984): 461–62. ↩
- Correll, “The Ups and Downs of Counterforce.” ↩
- Steven Pifer, “The Limits of U.S. Missile Defense,” Brookings Institution, March 30, 2015. ↩
- Cynthia Roberts, “Revelations About Russia’s Nuclear Deterrence Policy,” War on the Rocks (Texas National Security Review), June 19, 2020; Correll, “The Ups and Downs of Counterforce.” ↩
- Janne Nolan, quoted in Correll, “The Ups and Downs of Counterforce.” ↩
- “Excerpts from Pentagon’s Plan: Preventing the Re-emergence of a New Rival,” New York Times, March 8, 1992. ↩
- Lieber and Press, “The Rise of U.S. Nuclear Primacy,” 45–48. ↩
- Richard A. Paulsen, The Role of U.S. Nuclear Weapon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Maxwell Air Force Base, Alabama: Air University Press, 1994), 84; Michael J. Mazarr, “Nuclear Weapons After the Cold War,” Washington Quarterly 15, no. 3 (1992): 185, 190–94;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46. ↩
- Lieber and Press, “The Rise of U.S. Nuclear Primacy,” 43, 50. ↩
- Lieber and Press, “The Rise of U.S. Nuclear Primacy,” 45. ↩
- Jack Detsch, “Putin’s Fixation with an Old-School U.S. Missile Launcher,” Foreign Policy, January 12, 2022; Jacques Baud (interview), “The Policy of USA Has Always Been to Prevent Germany and Russia from Cooperating More Closely,” Swiss Standpoint, March 15, 2022; Starr, “Turning a Blind Eye Toward Armageddon.” Estonia has cruise missiles supplied by Israel: David Axe, “Estonia’s Getting a Powerful Cruise Missile. Now It Needs to Find Targets,” Forbes, October 12, 2021. Russia is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possible reintroduction of Pershing II intermediate ballistic missiles in Europe. ↩
- Jaganath Sankaran, “Russia’s Anti-Satellite Weapons: An Asymmetrical Response to U.S. Aerospace Superiority,”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March 2022. ↩
- Lieber and Press, “The Rise of U.S. Nuclear Primacy,” 48–49, 52–53; Karl A. Lieber and Daryl G. Press, “The New Era of Counterforce: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Future of Nuclear Deterren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41, no. 4 (2017). A key element of Beijing’s nuclear deterrent is reducing the acoustic signature or noise level of its nuclear submarines. In 2011, it was believed that it would take China decades to reduce the acoustic signature of its submarines enough to survive a U.S. first strike. However, in less than a decade, China made significant advances toward that goal. Lieber and Press, “The New Era of Counterforce,” 47; Caleb Larson, “Chinese Submarines Are Becoming Quieter,” National Interest, September 10, 2020; Wu Riqiang, “Survivability of China’s Sea-Based Nuclear Forces,” Science and Global Security 19, no. 2 (2011): 91–120. The 2006 Lieber and Press article in Foreign Affairs resulted in criticisms of their analysis by both Russia and China, and also served to generate concerns in these states leading to the revival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ir nuclear capabilities. Yet,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U.S, drive for nuclear primacy continues to stalk Russian and Chinese strategic planners. See Karl Lieber and Daryl G. Press, “Nuclear Weapons, Deterrence, and Conflict,”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10, no. 5 (2016): 31–42. ↩
- Lieber and Press, “The New Era of Counterforce,” 16–17. ↩
- Roberts, “Revelations About Russia’s Nuclear Deterrence Policy”; Sankaran, “Russia’s Anti-Satellite Weapons.” ↩
- Alexey Arbatov, “The Hidden Side of the U.S.-Russian Strategic Confrontation,” Arms Control Association, September 2016; Brad Roberts, The Case for U.S. Nuclear Weapons in the 21st Centu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
- Richard Stone, “National Pride Is at Stake: Russia, China, United States Race to Build Hypersonic Weapons,” Science, January 8, 2020, 176–96; Dagobert L. Brito,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Michael D. Intriligator, “The Case for Submarine Launched Non-Nuclear Ballistic Missiles,” Baker Institute, January 2002. ↩
- Sankaran, “Russia’s Anti-Satellite Weapon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to elude counterforce attack on a nation’s nuclear deterrence is emphasized by Russia and China, given the U.S. lead in counterforce. See Lieber and Press, “The New Era of Counterforce,” 46–48. ↩
- See Diane Johnstone, “Doomsday Postponed?,” in Paul Johnston, From Mad to Madness: Inside Pentagon Nuclear War Planning (Atlanta, GA: Clarity, 2017), 272–86.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307. Today, there is once again increased discussion in U.S. strategic circles of a “low-casualty” or “decapitation” first-strike capability on the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would seem to make nuclear firestorms less likely. See Lieber and Press, “The New Era of Counterforce,” 27–32. ↩
-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46. ↩
- Magdoff and Sweezy, “Nuclear Chicken,” 3–6. ↩
- Daniel Ellsberg, “Introduction: Call to Mutiny,” in Thompson and Smith, ed., Protest and Survive, i–xxviii. It was reprinted as “Call to Mutiny,” Monthly Review 33, no. 4 (September 1981): 1–26.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319–22. ↩
-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46, 92–96, 103. ↩
- Editors, “Notes from the Editors.” ↩
- Diana Johnstone, “Doomsday Postponed?,” 277. ↩
- Editors, “Notes from the Editors”; Diane Johnstone, “For Washington, War Never Ends,” Consortium News 27, no. 76 (2022); John Mearsheimer, “On Why the West Is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Ukrainian Crisis,” Economist, March 19, 2022. ↩
- Mark Episkopos, “Putin Warns the West to Heed Russia’s Redlines in Donbass,” National Interest, December 21, 2021; Associated Press, “Russia Publishes ‘Red Line’ Demands of U.S. and NATO Amid Heightened Tension Over Kremlin Threat to Ukraine,” Marketwatch, December 18, 2021. ↩
- Luke Broadwater and Chris Cameron, “U.S. Lawmakers Say They Are Largely Opposed to a No-Fly Zone Over Ukraine,” New York Times, March 6, 2022. ↩
- Will Steffen et al., “Planetary Boundaries: Guiding Human Development on a Changing Planet,” Science 347, no. 6223 (2015): 736–46. ↩
- See Rob Wallace, Dead Epidemiologists: On the Origins of COVID-19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20). ↩
- 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ion and Vulnerability (Geneva: IPCC, 2022). See also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Climate Change 2021. ↩
- This conclusion is in fact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al scientists’ assessment in the third part (on Mitigation) of the UN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 The scientists’ assessment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AR6, part 3 was leaked in August 2021, months in advance of its final publication in April 2022. The published Summary of Policymakers of part 3 (known as the government assessment report) was severely censored and rewritten by governments, effacing the main findings on mitigation provided by scientists. See Editors, “Notes from the Editors,” Monthly Review (June 2022), https://monthlyreview.org/2022/06/01/mr-074-02-2022-06_0/. ↩
- Ellsberg, The Doomsday Machine, 18. ↩
- Thompson, Beyond the Cold War,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