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共中央副主席诺维科夫出席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二十大精神宣介会并发表讲话
【导言】2022年11月19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发表文章《D·G·诺维科夫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宣介会上的讲话:加强中国共产党和俄共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和睦事业》。
D·G·诺维科夫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宣介会上的讲话:加强中国共产党和俄共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和睦事业
2022年11月18日,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行了专门介绍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介会议。俄罗斯议员、科学组织和公共协会的代表参加了讨论。
“新时代,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宣介会的标题。会议开始时,中国驻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张汉晖和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共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伊万-梅尔尼科夫发表讲话。
两次主旨演讲后,国家杜马各派别代表、联邦委员会成员、学者和公众人物参加了讨论。讨论会在俄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诺维科夫的讲话中开始。我们公布了他的讲话稿:
亲爱的张汉晖同志!
尊敬的与会代表!
目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正在积极准备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性日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00周年。
不到一周前,即2022年11月12日,俄共中央委员会例行的第五次全会召开。在苏联成立100周年前夕,全会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苏维埃民主的经验和俄共在为真正的民主、社会进步和人民友谊而斗争中的任务”。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G.A.久加诺夫作了报告。
报告中有一个单独的部分题为“中国灯塔”。本节特别强调:“资产阶级的辩护人不止一次地宣称,资本主义是前进的极点,是发展的终点和顶点。但我们共产党人已经证明了相反的情况:有一个更好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二十世纪指出了这一点。中国的成就现在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一个令人惊讶的世界面前。”
是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活动的核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如此。对科学理论、研究、分析、预测、政治教育活动给予极大关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历史和理论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遗产的谨慎和深思熟虑的态度,给俄共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个人贡献。我们愿意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其他知识中心发展理论上的联系。
苏联毁灭的悲惨经历表明,(苏维埃)共产党拒绝带头,不可避免地使社会陷入混乱,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在这种情况下,俄共赞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加强党的领导制度所做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了它对这一方针的承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成为中国和整个地球生活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总结了党的百年历程。而中国共产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其100周年纪念。俄共中央委员会与我们的中国朋友一起,在莫斯科为这个重要的日子举行了大型庆祝活动。
正如久加诺夫先生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路线不变的最重要保证是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联系的加强,体现在中国主要媒体对我们党的观点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和大会结果之后,来自中国的记者对俄共的代表进行了广泛采访。格里戈里·久加诺夫与新华社、《光明日报》和以外语广播的中国电视频道的代表举行了会谈。伊·伊·梅尔尼科夫接受了《浙报》的采访。我有机会与新华社的记者交谈。
重要的是,俄共的评估不只是记录中国的突出成就。今天每个人都在这样做。有些人以极大的同情心谈论它,有些人咬牙切齿地谈论它,但不可能不承认中国的成功。然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人不仅颂扬中国毋庸置疑的成就,而且还从根本上展示了这些成就——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俄共相信,俄中友谊完全符合我们人民和全人类的利益。我们欢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以及我们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合作。我们将继续加强俄中关系,利用我们的议会能力、国际联系和在俄罗斯社会的影响力。
在俄共的支持下,我们庆祝了一个重要的日子——俄中友好协会成立65周年。该协会负责人梅尔尼科夫领导的团队成功地实施了为周年纪念活动制定的所有计划。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一部分,为落实《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合作备忘录》做出了良好贡献。俄共的红线电视频道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一个名为“今日中国”的电影放映项目,用俄语播放在中国制作的故事片和纪录片。在今年5月的项目启动仪式上,俄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参加了项目的介绍。
俄共中央委员会11月的全会欢迎北京提出的举办中国共产党和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的倡议。论坛本身于2022年7月28日举行。G.A.久加诺夫是第一批在会上发言的人。他在对与会者的讲话中说:“事件的逻辑令人信服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进步的火车头和全人类的引导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实际上已经具有普遍意义。需要全面研究和传播,并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国情。”我深信,很难也根本不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
谢谢您的关注!